字好书
西江月(庆太夫人七十)

《西江月(庆太夫人七十)》

时间: 2025-05-02 13:34:52

诗句

头上银幡初卸,堂前玉斝重飞。

人言七十古来稀。

七十如今已至。

斑白元无一点,微黄已透双眉。

一番庆寿十年期。

更庆十番不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4:52

原文展示:

头上银幡初卸,堂前玉斝重飞。
人言七十古来稀,七十如今已至。
斑白元无一点,微黄已透双眉。
一番庆寿十年期,更庆十番不啻。

白话文翻译:

头上的银幡刚卸下,堂前的玉斝又飞舞起来。
人们说七十岁是古人所稀有的,今天我已经七十岁了。
鬓角虽有斑白,却没有一丝白发,眉间微微泛黄。
庆祝寿辰已经十年,若再庆祝十次,岂不是更多?

注释:

  • 银幡:指的是一种装饰用的布幡,通常用于庆祝或仪式中。
  • 玉斝:古代的一种酒器,象征着尊贵和祝福。
  • 七十古来稀:意思是七十岁在古代是非常少见的,强调长寿的珍贵。
  • 斑白:指头发的白色,象征老年。
  • 微黄:指眉毛有点发黄,说明虽然年纪大但身体健康。

典故解析:

“人言七十古来稀”出自于古代对长寿的看法,古人认为七十岁是高寿,尤其在宋代,平均寿命相对较低。诗中提及的庆寿,反映出对老年人寿命的尊重和祝福。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郭应祥,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人文关怀见称。他的诗作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情世故的理解。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郭应祥为庆祝好友太夫人七十寿辰之际,表达了对长寿的祝贺和对生命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欢庆的基调描绘了七十岁生日的喜悦场景,前两句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热烈的氛围。银幡与玉斝的意象不仅仅是对庆祝活动的描绘,更象征着一种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对长寿的期盼。接下来的几句则带有自省的意味,诗人以“七十如今已至”反映出对自身年岁增长的感慨,同时也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尽管已年过七十,诗人却依然保持着健康的状态,斑白的头发和微黄的眉毛并不影响他的精神风貌,这种乐观的心态正是诗中的核心思想。最后,诗人提到庆祝寿辰已十年,暗示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头上银幡初卸,堂前玉斝重飞”:描绘庆典的场景,象征着喜庆与祝福。
    • “人言七十古来稀,七十如今已至”:感慨自己年过七十,反映出对长寿的珍视。
    • “斑白元无一点,微黄已透双眉”:描述自己的身心状态,表现出健康的老年形象。
    • “一番庆寿十年期,更庆十番不啻”:强调对未来的期待及对长寿的庆祝。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头上银幡”与“堂前玉斝”,形成美感。
    • 夸张:如“七十古来稀”,强调长寿的珍贵。
  • 主题思想:这首诗强调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庆祝,传达出对长寿的祝福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银幡:象征着欢庆和祝福,代表着对长寿的祝愿。
  • 玉斝:象征尊贵与高雅,表达对生活品位的追求。
  • 斑白与微黄:意象反映年岁增长的自然现象,表现出老年人的健康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银幡”象征什么? A. 悲伤 B. 欢庆 C. 失落
    答案:B

  2. “七十古来稀”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长寿的珍惜 B. 对死亡的恐惧 C. 对年轻的怀念
    答案:A

  3. “斑白元无一点”中“斑白”指的是? A. 头发的颜色 B. 皮肤的状况 C. 眼睛的明亮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祝寿》 by 杜甫
  • 《长寿歌》 by 王维

诗词对比: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表达了对亲情和长寿的思考,但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思念。
  • 李白《将进酒》:虽然主题是饮酒,但也涉及到生命的短暂和对长寿的追求,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以上是对《西江月(庆太夫人七十)》的全面解读,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与美学价值。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荠花 清明日晚阴 金灯花 金凤花 江州重午二首 江湖伟观 九里松 清夜偶成 过梅根港 镜禅人欲归灵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草率收兵 熊据虎踤 有尺水行尺船 黽字旁的字 足吝 血肉相连 齊字旁的字 踠尾 加油添醋 罗马帝国 营私罔利 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松瘦 虎字头的字 车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