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0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09:05
鹧鸪天(乙丑八月十八日寿太孺人)
作者: 郭应祥 〔宋代〕
人道今年秋较迟。
木犀全未放些儿。
不因诞节开千岁,
争得今辰把一枝。
呼宝鼎,伴渠伊。
堂萱喜色正融怡。
儿前妇后孙曾从,
岁岁称觞无尽期。
今年的秋天有人说来得比较晚,
木犀花还未开放一点点。
不是因为诞辰的节日才开出千年的花,
今天才争取献上一枝花。
呼唤宝鼎,陪伴她的身影。
堂前的萱草喜色正浓郁。
儿子在前,妻子在后,孙儿们也一同到场,
每年都举杯庆祝,似乎没有尽头。
郭应祥(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作品风格清新雅致,擅长描写生活中的细腻情感,尤其是家庭和人际关系。
此诗作于乙丑年八月十八日,正值寿辰庆祝,诗人以秋天的迟到和花开未时作为引子,表达对寿星的祝愿与家庭团圆的喜悦。
这首《鹧鸪天》透过对秋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和对寿辰的祝福。诗人在开篇提到“人道今年秋较迟”,这是对自然的观察,同时也引出情感的基调,似乎在暗示生命的流逝与珍惜。紧接着对木犀未放的描写,突显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无常。
然而,尽管秋天的来临有所迟滞,诗人并不因此感到失落,反而用“争得今辰把一枝”来表达对寿星的美好祝愿,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呼宝鼎,伴渠伊”,诗人展示了对宴席的期待,营造出一种热闹的庆祝气氛。
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团聚图景,“儿前妇后孙曾从”,将家庭的幸福与团圆传达得淋漓尽致。这种互相陪伴、相互祝福的场景令人感受到深厚的亲情和温暖。
整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寿辰的庆贺,也是对家庭和谐、幸福生活的赞美,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亲情的珍视。
诗歌表达了对家庭团圆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感悟,强调了亲情的温暖和庆祝的意义。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诗中“岁岁称觞”是什么意思?
诗中的“呼宝鼎”指的是什么?
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鹧鸪天》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