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绣观音酬郢州王知录丹青美人之赠两绝

《绣观音酬郢州王知录丹青美人之赠两绝》

时间: 2025-05-06 18:46:56

诗句

楚人不识女须面,只画昭君并莫愁。

赢得江南穷相眼,自嗟空白一生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46:56

原文展示

楚人不识女须面,只画昭君并莫愁。
赢得江南穷相眼,自嗟空白一生头。

白话文翻译

楚地的人们不识别女子的美丽,只会画出王昭君和王嫱(即莫愁女)。
因此赢得了江南那些穷苦的目光,我只能感叹自己这一生毫无成就。

注释

  • 女须面:女子的面容,指女性的美丽。
  • 昭君:王昭君,汉代四大美女之一,历史上以美丽和才智著称。
  • 莫愁:指王嫱,也称莫愁女,传说中美丽的女子,后有“莫愁前路无知己”的诗句。
  • 穷相眼:穷苦的人们的眼光,暗指其目光所限。
  • 自嗟空白一生头:自己感叹这一生没有成就,空虚一生。

典故解析

王昭君是汉代的著名美女,为了维护国家的和平,她自愿出塞嫁给匈奴单于,成为和亲公主。莫愁女是江南传说中的美丽女子,因爱而成悲,最终化作江水,传说她的故事流传甚广,体现了对爱情的无奈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生卒年不详),字元晦,号清白,南宋时期的诗人和画家,以山水画著称,兼擅诗文。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与个体命运的无奈,借助对美人的描绘,表达自己对艺术与生活的思考和感叹。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淡淡的忧伤和自省的语气,展现了一个艺术家对美的追求与个人命运的无奈。开头两句,诗人通过对楚地人只知画王昭君和莫愁的描绘,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的有限认知,暗喻了艺术的局限性。王昭君与莫愁女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美人,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美,但诗人却感叹这种美并不能真正被识别和理解。

后两句中,诗人自感一生平淡无奇,赢得江南穷相眼,意指自己在艺术追求中感到孤独与无奈。诗人在这里不仅是在描绘美的表象,更是在探讨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艺术的真实意义。这种对美的认知与自我反思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楚人不识女须面:楚地的人们对女子的美丽缺乏识别。
  • 只画昭君并莫愁:他们只会画出这两位历史上著名的美人,象征对美的肤浅认识。
  • 赢得江南穷相眼:因此吸引了穷苦人的目光。
  • 自嗟空白一生头:我只能感叹自己这一生毫无成就,空虚而无所作为。

修辞手法:

  • 对仗:前后两句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象征:王昭君和莫愁女象征着理想的美,但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美的片面理解。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艺术创作中的孤独感,反映了诗人对个人价值与社会认知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昭君:象征着理想的美和历史的记忆。
  • 莫愁:象征着爱情与悲剧,反映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穷相眼:代表对美的认识局限,暗示社会对艺术与美的无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位美人是谁? a. 王昭君和王嫱
    b. 西施和王嫱
    c. 甄氏和王昭君
    答案:a

  2. 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感叹是怎样的? a. 成就满满
    b. 毫无成就
    c. 享受生活
    答案:b

  3. 诗中“楚人不识女须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美的赞美
    b. 对社会文化的失望
    c. 对女性的崇拜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丽人行》
  • 李白《清平调》

诗词对比

  • 杜甫《丽人行》:同样描写了美女,但更注重对社会风气的讽刺与对美的赞美。
  • 李白《清平调》:通过抒情的方式展现了对美的追求,两者在表达方式与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汉代美女传说》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潘季选比部以颁诏事竣还朝并携其子就试都下赋别二首 其一 闻子约有荆州之役 送姚郎中罢郡游越 步过仙霞岭 赠窦长卿归淮南 其一 怀滕方伯先生 武林山十咏·翻经台 和景仁游寿安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送凌霁云赴馀姚州学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玄字旁的字 建之底的字 骏茂 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解放思想 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轰而起 先字旁的字 包含窄的词语有哪些 十袭珍藏 隶字旁的字 络纬 旧腊 大度包容 身字旁的字 包含轮的成语 痛诬丑诋 麦秀两歧 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矢志不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