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2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8:26
原文展示:
癸卯闺秋被命东归少穆尚书以诗赠行次韵却寄 其二 邓廷桢 〔清代〕
事如春梦本无痕,绝塞生还独戴恩。 未必茝兰香共揽,要留姜桂性常存。 百年多难思招隐,半壁殷忧敢放言。 此去刀镮听续唱,迟公归骑向青门。
白话文翻译:
事情如同春梦一般,本来就没有痕迹,我在边塞生还,独自承受着皇恩。 未必能与茝兰的香气共同揽取,但要保持姜桂的坚韧性格常存。 百年来国家多难,我思念隐居的生活,但在半壁江山中,我怎敢放言。 这次离去,我将听着刀镮的续唱,期待您归来时骑马向青门。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邓廷桢(1776-1843),字维周,号少穆,清代文学家、政治家。他曾任兵部尚书,因直言进谏而多次被贬。他的诗歌多表现忧国忧民之情,风格沉郁顿挫。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邓廷桢在被贬边塞后,奉命东归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自己坚韧不拔性格的坚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春梦、茝兰、姜桂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个人品格的坚守。诗中“事如春梦本无痕”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淡然,也暗示了国家命运的虚幻和无常。“绝塞生还独戴恩”则显示了诗人在边塞的艰难生活中,依然心怀感恩。后几句则通过对茝兰和姜桂的比喻,强调了诗人即使在困境中,也要保持坚韧不拔的性格。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对国家的忠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品格的坚守。诗人通过春梦、茝兰、姜桂等意象,展现了自己在困境中的坚韧和对国家的忠诚。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事如春梦本无痕”一句,比喻了什么? A. 事情的短暂和虚幻 B. 事情的持久和真实 C. 事情的美好和珍贵 D. 事情的痛苦和悲伤
诗中“要留姜桂性常存”一句,强调了什么? A. 保持美好的品质 B. 保持坚韧不拔的性格 C. 保持乐观的态度 D. 保持隐居的念头
诗中“百年多难思招隐”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A.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B. 对国家命运的乐观 C. 对个人经历的满足 D. 对友人的期待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