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8:5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56:46
原文展示:
弥棹齐安郡,孤城百战残。 傍村林有虎,带郭县无官。 暮角梅花怨,清江桂影寒。 黍离缘底事,撩我起长叹。
白话文翻译:
驾船来到齐安郡,孤城历经百战残破。 村旁的树林中有虎,城郭的县里没有官员。 傍晚的号角声中梅花似有怨意,清澈的江水中桂树的影子显得寒冷。 黍离之悲因何事,勾起了我长长的叹息。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唐代诗人、词人,晚唐五代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其擅长写景抒情。韦庄的诗歌多反映战乱时期的民生疾苦和社会动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后的齐安郡的凄凉景象,通过孤城、虎、无官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带来的破坏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诗中的“黍离”典故,更是加深了对国家衰败的哀伤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战乱后的齐安郡为背景,通过孤城、虎、无官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诗中“孤城百战残”一句,直接点出了战乱的残酷和城池的残破,而“傍村林有虎”则进一步加深了环境的险恶。诗人通过对梅花、桂影的描绘,传达了战乱带来的哀怨和凄凉。最后,诗人以“黍离”典故,表达了对国家衰败的深切哀伤,以及对人民苦难的同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一首反映战乱时期社会现实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弥棹齐安郡,孤城百战残。
傍村林有虎,带郭县无官。
暮角梅花怨,清江桂影寒。
黍离缘底事,撩我起长叹。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乱后的齐安郡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带来的破坏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国家衰败的哀伤。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韦庄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的“孤城百战残”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城池的繁荣 B. 城池的残破 C. 城池的宁静 D. 城池的热闹
诗中的“黍离”典故出自哪里? A. 《诗经》 B. 《楚辞》 C. 《论语》 D. 《孟子》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