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日

《春日》

时间: 2025-05-04 00:07:45

诗句

忽觉东风景渐迟,野梅山杏暗芳菲。

落星楼上吹残角,

偃月营中挂夕晖。

旅梦乱随蝴蝶散,离魂渐逐杜鹃飞。

红尘遮断长安陌,芳草王孙暮不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7:45

原文展示: 忽觉东风景渐迟,野梅山杏暗芳菲。落星楼上吹残角,偃月营中挂夕晖。旅梦乱随蝴蝶散,离魂渐逐杜鹃飞。红尘遮断长安陌,芳草王孙暮不归。

白话文翻译: 忽然感觉到东风的气息渐渐迟缓,野外的梅花和山杏暗自散发着芬芳。在落星楼上吹响了残余的号角,在偃月营中挂起了夕阳的余晖。旅途中的梦境被蝴蝶扰乱,离别的灵魂渐渐随着杜鹃飞去。尘世的喧嚣遮断了通往长安的道路,芳草中的王孙在黄昏时分仍未归来。

注释:

  • 忽觉:突然感觉到。
  • 东风景渐迟:东风的气息渐渐减弱。
  • 野梅山杏:野生的梅花和山杏。
  • 暗芳菲:暗自散发着芬芳。
  • 落星楼:古代建筑,此处指高楼。
  • 吹残角:吹响了残余的号角。
  • 偃月营:古代军营的名称。
  • 挂夕晖:挂起了夕阳的余晖。
  • 旅梦乱随蝴蝶散:旅途中的梦境被蝴蝶扰乱。
  • 离魂渐逐杜鹃飞:离别的灵魂渐渐随着杜鹃飞去。
  • 红尘遮断长安陌:尘世的喧嚣遮断了通往长安的道路。
  • 芳草王孙暮不归:芳草中的王孙在黄昏时分仍未归来。

典故解析:

  • 杜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杜鹃常象征着离别和思念。
  • 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称呼,此处可能指游子或离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唐代诗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他的诗多写离乱之景,情感深沉,语言清新。此诗可能创作于唐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诗人身处异乡,感慨时光流逝和离别之苦。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身处异乡,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同时思念远方的亲人和故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离别之苦的感慨。

诗歌鉴赏: 韦庄的《春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同时融入了深沉的离愁别绪。诗中“忽觉东风景渐迟”一句,既表达了春天渐逝的哀愁,又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野梅山杏暗芳菲”则进一步以春天的自然景物来烘托诗人的情感,使得离愁别绪更加深沉。后几句通过对“落星楼”、“偃月营”等意象的描绘,以及“旅梦乱随蝴蝶散”、“离魂渐逐杜鹃飞”等富有象征意味的表达,将诗人的离愁别绪推向高潮。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韦庄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忽觉东风景渐迟:诗人突然感觉到东风的气息渐渐减弱,暗示春天的流逝。
  2. 野梅山杏暗芳菲:野外的梅花和山杏暗自散发着芬芳,描绘了春天的景色。
  3. 落星楼上吹残角:在落星楼上吹响了残余的号角,增添了一丝凄凉的氛围。
  4. 偃月营中挂夕晖:在偃月营中挂起了夕阳的余晖,营造出黄昏时分的景象。
  5. 旅梦乱随蝴蝶散:旅途中的梦境被蝴蝶扰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纷乱。
  6. 离魂渐逐杜鹃飞:离别的灵魂渐渐随着杜鹃飞去,象征着诗人对远方的思念。
  7. 红尘遮断长安陌:尘世的喧嚣遮断了通往长安的道路,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8. 芳草王孙暮不归:芳草中的王孙在黄昏时分仍未归来,表达了诗人对离人的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离魂渐逐杜鹃飞”,将离别的情感比作杜鹃的飞翔。
  • 拟人:如“野梅山杏暗芳菲”,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落星楼上吹残角,偃月营中挂夕晖”,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离别之苦的感慨。诗中融入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离人的期盼,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春天的气息,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 野梅山杏:春天的自然景物,象征着美好和芬芳。
  • 落星楼、偃月营:古代建筑和军营,增添了诗的古朴氛围。
  • 蝴蝶、杜鹃:象征着离别和思念。
  • 红尘:尘世的喧嚣,象征着纷扰和离散。
  • 芳草王孙:芳草中的王孙,象征着离人和游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忽觉东风景渐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春天的流逝 B. 秋天的到来 C. 冬天的寒冷 D. 夏天的炎热 答案:A

  2. “野梅山杏暗芳菲”中的“暗芳菲”指的是什么? A. 明亮的芬芳 B. 暗淡的芬芳 C. 强烈的芬芳 D. 微弱的芬芳 答案:B

  3. 诗中“离魂渐逐杜鹃飞”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4. “红尘遮断长安陌”中的“红尘”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尘土 B. 尘世的喧嚣 C. 红色的道路 D. 尘土飞扬的战场 答案:B

  5. 诗中“芳草王孙暮不归”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期盼? A. 春天的到来 B. 秋天的收获 C. 离人的归来 D. 冬天的安宁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同样表达了离愁别绪,风格相近。
  • 杜甫的《春望》: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诗词对比:

  • 韦庄的《春日》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以春天为背景,但韦庄的诗更多表达了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杜甫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韦庄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韦庄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韦庄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

相关查询

美人图 山水画 落花图咏 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 7 桑维翰铁研图 题画九首 花降图 题画九首 花降图 对竹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月字旁的字 水远山遥 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熬的词语有哪些 琵琶胡语 猛志常在 贿串 瓜字旁的字 查获 殳字旁的字 骂天咒地 率耕 月明如水 艮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霸史 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驻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