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戏答晁深道乞消梅二首

《戏答晁深道乞消梅二首》

时间: 2025-08-02 01:30:45

诗句

青莎径里香未乾,黄鸟阴中实已团。

蒸豆作乌盐作白,属闻丹杏荐牙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01:30:45

原文展示:

青莎径里香未乾,黄鸟阴中实已团。蒸豆作乌盐作白,属闻丹杏荐牙盘。

白话文翻译:

在青莎小径上,梅花的香气尚未散去;黄鸟在阴影中,已结成了果实。蒸熟的豆子变成了黑色,盐也变成了白色;听说丹杏被盛放在牙盘上。

注释:

  • 青莎径:指用青色莎草铺成的小道,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香未乾:梅花的香气尚未消散,表示梅花盛开的时节。
  • 黄鸟阴中:指黄鸟在阴影中栖息,暗示它们正在果实成熟的季节。
  • 蒸豆作乌盐作白:可能是指通过蒸煮使豆子变黑,而盐则是白色的调味品。
  • 属闻丹杏荐牙盘:丹杏是一种果实,盛放在牙盘上,表示果实丰收。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丹杏”,古代文人常用其象征丰盛的果实和春天的到来。此外,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常常与清雅的生活态度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南宋时期杰出的诗人、书法家。以其独特的个性和艺术风格著称,尤其在山水诗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黄庭坚晚期,正值春天时节,诗人以梅花、果实等自然景物,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戏答晁深道乞消梅二首》以清新自然的视角,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诗中“青莎径里香未乾”一句,生动地表现出梅花的香气在春日的温暖中仍然弥漫,给人以柔和而又清新的感觉。接着“黄鸟阴中实已团”一句,通过黄鸟与果实的描绘,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丰收的喜悦。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结合了植物、动物及气候的变化,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春日图景,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春天的珍视与向往,体现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切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莎径里香未乾:春天的青莎小径上,梅花的香气仍未消散,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2. 黄鸟阴中实已团:黄鸟在阴影中栖息,象征着生命的繁衍与春天的生机。
  3. 蒸豆作乌盐作白:通过蒸煮使豆子变黑,盐则是白色,可能暗指生活中的种种变化。
  4. 属闻丹杏荐牙盘:丹杏被盛放在牙盘上,象征丰收与喜悦。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青莎径”和“黄鸟阴”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豆子和盐的色彩变化与生活的变化相联系,给人以深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传递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莎: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黄鸟:生命的象征,代表着春天的到来。
  • 梅花:象征高洁与坚韧,代表着对生活的追求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莎径”指的是什么?

    • A. 一条小河
    • B. 一条小道
    • C. 一片森林
    • D. 一座山
  2. 诗中描绘的黄鸟是在什么环境中?

    • A. 阳光明媚的天空
    • B. 阴影中
    • C. 雪地里
    • D. 河边
  3. “蒸豆作乌盐作白”这句表达了什么?

    • A. 食物的准备
    • B. 生活的变化
    • C. 自然的风光
    • D. 人的情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梅花》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王安石《梅花》:同样描绘梅花的清雅与坚韧,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但更侧重于梅花的高洁与坚韧。
  • 李清照《如梦令》:关注春天的细腻与个人情感,风格上更为柔美。

参考资料:

  • 《黄庭坚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送黄小鲁 减字木兰花 祝南京市古都学会成立 减字木兰花 为香港李国泉君题碎经图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和文伯兄咏新亭) 减字木兰花 前题 减字木兰花·冷香浮动 减字木兰花 贺皎月江右又夺冠 减字木兰花·有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肀字旁的字 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平分秋色 蝻蚷 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蚁悃 数开头的成语 利令智昏 洗垢索瘢 单耳刀的字 洗脑 音字旁的字 糸字旁的字 潘鬓沈腰 廾字旁的字 内朝官 好善乐施 仪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