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谢檀敦信送柑子

《谢檀敦信送柑子》

时间: 2025-04-27 01:16:42

诗句

色深林表风霜下,香著尊前指爪间。

书後合题三百颗,频随驿使未应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6:42

诗词名称: 谢檀敦信送柑子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色深林表风霜下,香著尊前指爪间。书後合题三百颗,频随驿使未应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柑子的颜色在树木间显得深沉,经历了风霜的洗礼,香气则弥漫在酒杯前,连指尖都能感受到它的芬芳。诗后写道,题写的字句中包含了三百颗柑子的祝福,这些柑子经常随着驿使往来,但却并不觉得可惜。


注释:

  • 色深:颜色深沉。
  • 林表:树林的表面或边缘。
  • 风霜下:经历风霜的环境。
  • 香著:香气弥漫。
  • 尊前:酒杯前。
  • 指爪间:指尖之间。
  • 书後:在诗的最后部分。
  • 合题:合并题写的内容。
  • 三百颗:象征丰收或祝福的数量。
  • 频随:常常跟随。
  • 驿使:传递消息的人。
  • 未应悭:并不觉得可惜。

典故解析:

在古代,柑子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寓意丰收与富贵。而“驿使”则指的是古代传递消息的信使,通常与远方的亲友联系有关,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重视和对送柑子之情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涧溪隐士,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词兼具豪放与细腻,情感真挚,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谢檀敦信送柑子》是黄庭坚在送别友人檀敦信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情感世界。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柑子的色香,展现了自然的美与丰盈的情感。开头两句“色深林表风霜下,香著尊前指爪间”描绘了柑子在大自然中历经风霜的坚韧,同时又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象征着生命的韧性和美好。接下来的“书後合题三百颗”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三百颗柑子不仅是物质的馈赠,更是情感的寄托。最后一句“频随驿使未应悭”,则强调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友谊与情谊,柑子的送出仿佛在传递一种温暖的祝福。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鲜明,展现了黄庭坚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色深林表风霜下:描述柑子的颜色深沉,环境经历了风霜的洗礼。
  2. 香著尊前指爪间:表达柑子的香气在酒杯前弥漫,令人陶醉。
  3. 书後合题三百颗:在诗的最后提到的三百颗柑子,是一种祝福与情感的表达。
  4. 频随驿使未应悭:传递着友谊的温暖,强调不觉得可惜,反而是乐于分享。

修辞手法:

  • 比喻:柑子的香气与人的情感相互交融。
  • 对仗:整首诗句工整,音韵和谐。
  • 象征:柑子象征着丰收与友谊。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友人间的深厚情谊,柑子不仅是物质的馈赠,更是情感的寄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柑子:象征着丰收、吉祥与友谊。
  • 风霜:象征着经历与磨难,体现生命的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色深”指的是柑子的什么特征?

    • A. 香气
    • B. 颜色
    • C. 大小
  2. “频随驿使未应悭”中的“悭”意指?

    • A. 感到可惜
    • B. 感到高兴
    • C. 感到生气

答案

  1. B. 颜色
  2. A. 感到可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赠友人》
  • 杜甫的《赠花卿》

诗词对比:

  • 黄庭坚 vs. 李白:两位诗人在表达友谊时,黄庭坚更注重细腻的描绘,而李白则常以豪放的情感挥洒自如。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
  2. 《黄庭坚诗文研究》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忆秦娥·瑶台月 忆秦娥 其二 忆秦娥 忆秦淮 忆秦娥 初晓 忆秦娥 忆秦娥 忆胞妹 忆秦娥 登保叔寺湖光宝阁 忆秦娥 其一 伤别词 忆秦娥 晚步访曹苇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救人救彻,救火救灭 踏查 不可胜记 包含吁的成语 百无一成 高字旁的字 建之底的字 疏莽 良药苦口 爻字旁的字 丨字旁的字 应叟 儜陋 连州比县 色字旁的字 莺儿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