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慧林中禅师真赞

《慧林中禅师真赞》

时间: 2025-05-04 03:27:49

诗句

廓然豁尔,师不自知。

工何能写,晬然衎尔。

工以为真,师不谓之假。

金然玉尔,物自宾之。

木然石尔,孰能亲之。

维丹青不能新之,其孰能陈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7:49

原文展示

慧林中禅师真赞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廓然豁尔,师不自知。
工何能写,晬然衎尔。
工以为真,师不谓之假。
金然玉尔,物自宾之。
木然石尔,孰能亲之。
维丹青不能新之,其孰能陈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慧林禅师的赞颂。作者认为,禅师的境界开阔而明亮,他自己却不自觉。工匠又怎能描绘出这样真实的境界呢?工匠以为所作的是真实的,禅师却并不认为这是假的。金子和玉石,自然会有人来接纳;然而木头和石头,又有谁能亲近呢?即使是画师的技艺也无法再现这样的境界,谁又能将其陈列出来呢?

注释

  • 廓然:开阔、明亮的样子。
  • 豁尔:豁达、通透的样子。
  • :工匠,指技术者。
  • 晬然:自然、淳朴的样子。
  • 金然:如金子般光辉。
  • 玉尔:如玉般洁净。
  • :表示“然而”或“但是”。
  • 丹青:指绘画,特别是工笔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宋代杰出的诗人、书法家。他是苏轼的重要朋友,与其共同开创了“山谷派”诗风,作品多涉及自然、人生等主题,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慧林中禅师真赞》创作于黄庭坚晚年,他在此诗中通过对慧林禅师的赞颂,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认同与追求。禅宗强调自我领悟与内心的真实,黄庭坚通过对比工匠与禅师的境界,探讨了艺术与真实之间的关系。

诗歌鉴赏

《慧林中禅师真赞》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透过对慧林禅师的描绘,黄庭坚深入探讨了人类对艺术与真理的追求。诗的开头,"廓然豁尔,师不自知",表现出禅师的境界开阔明亮,而他自己却对此毫不在意,这种超然的态度正是禅宗的核心理念之一。随后的“工何能写,晬然衎尔”,则是对工匠艺术的质疑,暗示了真实的境界是无法通过技艺所描绘的。

诗中“金然玉尔,物自宾之”,提到了金玉的光辉,象征着那些被众人接受和喜爱的事物;而“木然石尔,孰能亲之”则反映了某些事物的冷漠和距离感,强调在艺术与真实之间的差异。最后,"维丹青不能新之,其孰能陈之"一句,质疑了艺术的局限,强调真正的境界无法被再现。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作者对禅宗深刻的领悟与独特的艺术见解,体现了对内心真实的追求与对外在艺术的质疑,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廓然豁尔,师不自知。
    表示禅师的境界开阔而明亮,他自己却对此毫不在意,体现了禅师的淡泊与超然。

  2. 工何能写,晬然衎尔。
    工匠又怎能描绘出如此真实的境界,暗示技艺的局限性。

  3. 工以为真,师不谓之假。
    工匠以为自己所作是真实的,禅师却并不认为这是假的,这反映了对真实与幻象的思考。

  4. 金然玉尔,物自宾之。
    金玉的光辉自然吸引人,象征被众人接受的事物。

  5. 木然石尔,孰能亲之。
    木头与石头的冷漠,暗示某些事物的不可接近。

  6. 维丹青不能新之,其孰能陈之。
    即使是画师也无法再现这样的境界,强调了艺术的局限性。

修辞手法

  • 比喻:金玉与木石的对比,象征真实与虚幻。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反问引导读者思考,增添诗的哲理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真实与幻象、艺术与境界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内心真实的追求,同时质疑艺术的表现力和真实的不可再现性,体现了禅宗的哲学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禅师:象征智慧与超然。
  • 金玉:象征被众人接受的美好事物。
  • 木石:象征冷漠与不可接近的事物。
  • 丹青:象征艺术与创作。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禅师的境界,也反映了人们对真实的追求与艺术的局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诗的作者是谁?

    • A. 苏轼
    • B. 黄庭坚
    • C. 李白
    •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工”指的是谁?

    • A. 画家
    • B. 工匠
    • C. 禅师
    • D. 学者
  3. “廓然豁尔”意味着什么?

    • A. 迷茫
    • B. 开阔明亮
    • C. 混乱
    • D. 幽暗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黄庭坚《慧林中禅师真赞》与王维《鹿柴》
    两者都探讨了自然与内心的关系,但黄庭坚更侧重于禅宗的超然境界,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心境的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黄庭坚诗集》
  • 《禅宗思想与中国文学》

相关查询

柳梢青·茅舍疏篱 兰亭诗二首 其二 兰亭诗二首 其一 答许询诗 其二 答许询诗 其一 兰亭集序 / 兰亭序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上之回 横吹曲辞。折杨柳 横吹曲辞。陇头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濆薄 穷年累世 黯晦消沉 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视人如伤 靣字旁的字 龙字旁的字 肀字旁的字 七搭八搭 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讪牙闲嗑 镸字旁的字 磼礲 宜笑宜颦 盐估 包含涉的成语 搂沟子 巾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