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0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01:13
海外蔷薇水,中州未得方。
旋偷金掌露,浅染玉罗裳。
已换桃花骨,何须贾氏香。
更烦麴生辈,同访墨池杨。
海外的蔷薇水,尚未在中原地区丰盈滋长。
不经意间偷取了金色的花瓣露水,轻轻点染了玉色的罗衣。
已经换了桃花的根骨,又何必依赖贾氏的香气呢?
更希望像麴生那样的诗人,能够一同去拜访墨池的杨氏。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和田园生活。杨万里在诗歌中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态的关注。
这首诗是在送别友人黄蔷薇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这首诗通过描绘蔷薇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视。开篇的“海外蔷薇水”引起了读者对远方美景的想象,而“中州未得方”则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诗人在此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表现出海内外的差异,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旋偷金掌露”描绘了美丽的瞬间,仿佛是在抓住那一瞬间的美。诗人以“浅染玉罗裳”来形容衣裳的轻盈与优雅,传达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接着,诗人提出“已换桃花骨”,象征着他对美丽的追求已不仅限于表面,而是深入到精神层面。
最后两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同道中人的期待,希望能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讨诗歌的真谛,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文人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文人生活的向往。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深度。
诗中提到的“中州”指的是哪里?
诗人希望与谁共同去拜访?
“已换桃花骨”中的“桃花”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