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寒食前一日行部过牛首山七首 其七

《寒食前一日行部过牛首山七首 其七》

时间: 2025-05-10 10:26:17

诗句

一春今岁两中和,信道韶华定较多。

二月半头花已尽,脱空日月退还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6:17

原文展示:

寒食前一日行部过牛首山七首 其七
作者: 杨万里

一春今岁两中和,
信道韶华定较多。
二月半头花已尽,
脱空日月退还他。

白话文翻译:

今年春天正好是两次和暖的时节,
我相信这个春天的花朵一定会更多。
二月中旬的花已经凋谢,
空余的日月似乎又退回了过去。

注释:

  • 中和:指春天的温暖气候。
  • 信道:相信、认为。
  • 韶华:春天的美好时光。
  • 脱空:脱离、消失。
  • 日月:这里指光阴、时间的流逝。

典故解析:

“寒食”是中国古代节日,通常在清明前的一天。寒食节的传统与春秋时期的介之推有关,后人为了纪念他,设立了这个节日。诗中提到的“韶华”暗示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80-1235)是南宋著名的诗人,字廷秀,号诚斋。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寒食节前夕,杨万里在牛首山游玩时写下,表达了他对春天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花开花落的敏感和对自然变化的观察。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变化,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首句“一春今岁两中和”提到今年的春天天气温和,给人以生机与活力的感觉。接下来的“信道韶华定较多”则透露出诗人对春天繁花似锦的期待,这种期待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生命的热爱与渴望。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转向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二月半头花已尽”显示了春天的短暂与花期的易逝,诗人用这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而最后一句“脱空日月退还他”则更加深沉,似乎在反思时间的无情,日月如梭,不待人也。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结合了春天的美景与对生命流逝的哲理思考,形成了一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诗人在平静中流露出感伤,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敏感与人生命运的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春今岁两中和: 今年的春天正值两次和暖的时节,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2. 信道韶华定较多: 相信这个春天的花朵会更加繁盛,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

  3. 二月半头花已尽: 到了二月中旬,花已经凋谢,展现出春天的短暂。

  4. 脱空日月退还他: 空余的时间和光阴似乎退回了过去,感叹时光流逝的无情。

修辞手法:

  • 对比:春天的繁盛与花的凋谢形成鲜明对比,突显生命的短暂。
  • 拟人:将时间与光阴拟人化,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 象征: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美好,而凋谢则代表着失去与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时光流逝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着生命、希望和美好。
  • :代表着青春与美丽,同时也是短暂与易逝的象征。
  • 日月:象征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寒食”节日主要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 A. 介之推
    B. 李白
    C. 杜甫

  2. 诗中“韶华”指的是: A. 春天的美好时光
    B. 秋天的丰收
    C. 夏天的炎热

  3.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消极的
    B. 期待与珍惜的
    C. 无所谓的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杨万里的诗更侧重于春天的细腻变化,而杜甫则更多表现了对国家和家园的忧虑与思考。两者虽同为描写春天,但情感基调和写作角度各有不同,反映了作者们各自的生活背景与时代特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池杂咏五首·寒竹 送王山人游庐山 支公诗 送赟上人还京 舂陵登望 与昂上人两字继合四句初字日 南池杂咏五首。虚舟 感兴赠乌程李明府伯宜兼简诸秀才 送韦秀才 奉和陆中丞使君长源寒食日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七疮八孔 乚字旁的字 七郤八手 历兵粟马 身死名辱 支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赤字旁的字 衒进 包含跎的词语有哪些 黄卷青灯 百了千当 包含僻的成语 取醉 蜗角蝇头 墨本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