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5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50:38
只余三日便清和,
尽放春归莫恨他。
落尽千花飞尽絮,
留春肯住欲如何。
只剩下三天春天就要离去了,
不要怨恨春天的归去。
花儿全都凋落,柳絮也随风飘散,
要留住春天又该如何呢?
本诗没有直接涉及某一典故,但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无奈与深情,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这首诗写于春末,作者感受到春天即将结束的惆怅与不舍,反映了古代文人在春季时节对生命流逝的深刻感受。
杨万里的《三月二十七日送春绝句》是一首短小却情感丰富的绝句,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了对春天即将离去的无奈与惋惜。诗的开头“只余三日便清和”,以简洁的笔触点出了春天的即将结束,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感。紧接着的“尽放春归莫恨他”,则是对春天离去的释然,既有对春天的留恋,也有对自然规律的理解。
后两句“落尽千花飞尽絮,留春肯住欲如何”更是深刻,描绘了春天的花朵与柳絮在风中飘散的场景,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此时,诗人不仅在感叹春天的逝去,同时也在思考留住春天的可能性,然而结尾的“欲如何”又表现出无能为力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哲思,具有浓厚的抒情性和哲理性,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美的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逝去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和对自然规律的接受,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惆怅与释然。
诗中“只余三日便清和”意指什么?
A. 春天即将来临
B. 春天即将结束
C. 夏天即将来临
诗人如何看待春天的离去?
A. 愤怒
B. 释然
C. 悲伤
诗中“落尽千花飞尽絮”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春天的繁华
B. 春天的结束
C. 春天的到来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杨万里的诗更侧重于对春天的描绘与感慨,而李白则是对月夜的思念。两者都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但情感表达却各具风格。杨万里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李白则通过对月的描写引发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