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4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46:15
《乌夜啼·从宦元知漫浪》
作者:陆游
从宦元知漫浪,还家更觉清真。
兰亭道上多修竹,随处岸纶巾。
泉冽偏宜雪茗,粳香雅称丝莼。
然一饱西窗下,天地有闲人。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经历了官场的纷扰后,回到家乡时,内心的宁静与清新。走在兰亭的道路上,看到许多修长的竹子,岸边随处可见的纶巾(指隐士的装束)。清冽的泉水非常适合泡雪茗(雪白的茶),而粳米的香气则优雅如丝莼(莼菜)。然而,坐在西窗下,饱餐之后,天地之间唯有我这闲人。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其一生经历了北宋灭亡的动乱,曾多次任职于政府,但多为边缘化的职位。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情壮志,也有细腻的抒情,常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与热爱。
此诗写于陆游晚年,经过多次政治失意,他选择回归自然、隐逸生活的境界,诗中体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清新自然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从喧嚣的官场生活回归自然的心路历程。开篇“从宦元知漫浪”,直指作者对官场的深刻感悟,流露出对官场纷争的厌倦。接下来的“还家更觉清真”,则表现了他回到故乡,内心感受到的宁静和清新。
诗中描写的“兰亭道上多修竹”,让人联想到王羲之的兰亭雅集,营造出一种文人雅士的氛围。而“泉冽偏宜雪茗,粳香雅称丝莼”则通过茶与米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简单而高雅的生活情趣。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作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最后一句“然一饱西窗下,天地有闲人”将整个诗的意境推向高潮,表达了作者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雨后,终于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成为了“天地有闲人”。这句诗不仅是对自我的解读,也是对世态浮华的深刻反思。
整体来看,诗歌以清新自然的景象为背景,融入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宁静的哲学思考,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宁静与超脱的态度,强调自然生活的美好和内心的满足。
选择题:陆游在诗中提到的“兰亭”是象征什么?
A. 官场
B. 文人雅集
C. 农田
D. 战场
填空题:诗中提到“泉冽偏宜__”,这里的“雪茗”指的是____。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向往。(对/错)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陆游与陶渊明在隐逸生活的态度上的相似之处,尽管时代背景与个体经历有所不同,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事的超脱都是他们共同的主题。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乌夜啼·从宦元知漫浪》这首诗的内涵与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