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39: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39:44
乌夜啼(西叔兄生日)
作者: 魏了翁
不肯呈身觅举,那能随俗为官。
梅花寒书窗月,一味漂阳酸。
梅里无边春事,书中千古遐观。
邻翁不识清闲乐,惊见满堂欢。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不愿意迎合世俗,甘于清静自得的心态。诗人认为自己不愿意去追求官职,宁愿在寒冷的梅花下读书,享受月光。梅花盛开,春意盎然,而书中则蕴藏着千古的智慧。邻居却不理解这种闲适的乐趣,惊讶于满屋的欢愉。
魏了翁,字子贞,号梅溪,南宋诗人,以诗、词、文俱佳而闻名。其诗风清新脱俗,强调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的结合。
此诗写于西叔兄生日,表现了诗人与朋友相聚的欢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清闲生活的向往。
《乌夜啼》通过对梅花、书窗和邻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清闲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拒绝。开头两句以“身觅举”和“随俗为官”点出诗人的立场,他不愿屈从于世俗的追求,而更愿意陶醉于自然与书籍之中。梅花在寒风中绽放,象征着坚韧与清高,书窗外的月光则增添了几分清幽的气氛。后两句“梅里无边春事,书中千古遐观”则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理想境界:在梅花的陪伴中感受春天的美好,在书中领略历史的智慧,显得格外悠扬而富有哲理。最后一句“邻翁不识清闲乐,惊见满堂欢”则以邻居的惊讶为结尾,形成反差,突出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独特理解与享受。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清闲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官场的拒绝,强调了自我价值与内心平和的重要性。
诗人拒绝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什么?
最后一句中的“邻翁”对诗人有何反应?
《春江花月夜》与《乌夜啼》均描绘了自然美景,前者更注重对春天的细腻描写,而后者则强调个人的内心感受与清幽的生活态度。两者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