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周畏知问讯城东梅坞七首

《次韵周畏知问讯城东梅坞七首》

时间: 2025-07-28 17:20:04

诗句

谁知牛铎黄钟,寡和阳春白雪。

如君句法饱参,妙处不关言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7:20:04

原文展示:

次韵周畏知问讯城东梅坞七首 张栻 〔宋代〕 谁知牛铎黄钟,寡和阳春白雪。 如君句法饱参,妙处不关言说。

白话文翻译:

谁能理解牛铎与黄钟的和谐,少有人能和阳春白雪相媲美。 像你这样的诗句,深得诗法精髓,其妙处难以用言语表达。

注释:

字词注释:

  • 牛铎黄钟:古代乐器,比喻和谐的声音。
  • 寡和阳春白雪:指能与高雅艺术相匹配的人很少。
  • 饱参:深得其意,充分理解。

典故解析:

  • 阳春白雪:出自《文选·宋玉·对楚王问》,指高雅难懂的音乐,这里比喻高水平的诗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对友人周畏的回应,周畏询问城东梅坞的情况。张栻通过诗句表达了对友人诗才的赞赏,以及对高雅艺术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牛铎黄钟”和“阳春白雪”的比喻,展现了高雅艺术与和谐之美的难以言传。张栻赞赏友人的诗句深得诗法精髓,其妙处非言语所能表达,体现了对艺术深层次理解的追求。诗中流露出对高雅文化的向往和对友人才华的肯定,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牛铎黄钟”的比喻,暗示了和谐与高雅的声音,而“寡和阳春白雪”则表达了这种高雅艺术的难得与珍贵。
  • 次句“如君句法饱参”直接赞扬友人的诗句深得诗法,而“妙处不关言说”则强调了这种妙处超越了言语的表达。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牛铎黄钟”和“阳春白雪”作为比喻,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 对仗:诗句中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于高雅艺术和深层次诗意的追求,以及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体现了作者对艺术和友情的双重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牛铎黄钟:和谐的声音,象征高雅与和谐。
  • 阳春白雪:高雅难懂的艺术,象征高水平的诗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牛铎黄钟”比喻什么? A. 和谐的声音 B. 高雅的艺术 C. 珍贵的乐器 D. 难得的才华

  2. “阳春白雪”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高雅的艺术 B. 春天的雪 C. 难得的才华 D. 和谐的声音

  3. 诗的最后一句“妙处不关言说”表达了什么? A. 诗句的妙处难以用言语表达 B. 诗句的妙处与言语无关 C. 诗句的妙处在于不言而喻 D. 诗句的妙处在于言简意赅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同样表达了对高雅文化的追求和对深层次理解的赞赏。

诗词对比:

  • 张栻的《次韵周畏知问讯城东梅坞七首》与朱熹的《观书有感》:两者都体现了对高雅文化的向往和对深层次理解的追求,但张栻的诗更侧重于对友人才华的赞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栻诗歌的创作环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春晴同游西山画卷 杂诗 从韬光至云栖途中即景 自灌县勘都江堰还成都道中书所见 游秀峰寺 送程给事知越州 华州夜宴庾侍御宅(一作韩翃诗) 送张中丞归使幕(一作韩翃诗) 留别(一作皇甫冉诗,题作又得云字) 郢城西楼吟(一作郎士元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挽留 反文旁的字 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包含湎的词语有哪些 战兢兢 巛字旁的字 王室 仗义直言 目字旁的字 披星带月 耸耸 句度 名震一时 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鸾吟凤唱 反犬旁的字 鲕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