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1:43
原文展示:
次韵斯远二十七日道中见怀二首 其二 赵蕃 〔宋代〕
我姿甚不敏,与俗仍倍殊。 难贪太常酒,顾归陶令庐。 山中亦何有,寂寞谁与娱。 晤言阔无友,展卷聊得书。 人生七十稀,我今半已馀。 百里九十戒,踌躇重踌躇。
白话文翻译:
我的资质非常愚钝,与世俗之人完全不同。 难以贪恋太常的美酒,只能回顾归隐陶渊明的庐舍。 山中有什么呢?寂寞时谁能与我共娱? 对话间缺少朋友,只能展开书卷来消遣。 人生七十岁稀少,我现在已过半百。 百里行程九十为戒,心中犹豫再三。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道中怀念友人斯远时所作,表达了自己与世俗不合,向往隐逸生活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赵蕃对自己愚钝资质的自嘲,以及对世俗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我姿甚不敏,与俗仍倍殊”直接点明了自己与世俗的不同,而“难贪太常酒,顾归陶令庐”则进一步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后文通过“山中亦何有,寂寞谁与娱”和“晤言阔无友,展卷聊得书”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寂寞和孤独,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自得其乐的心态。最后两句“人生七十稀,我今半已馀。百里九十戒,踌躇重踌躇”则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行事谨慎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短暂和行事谨慎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赵蕃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A. 世俗生活 B. 隐逸生活 C. 官场生活 D. 商业生活
诗中的“陶令庐”指的是谁的居所? A. 陶渊明 B. 陶弘景 C. 陶侃 D. 陶潜
“百里九十戒”比喻什么? A. 做事要果断 B. 做事要谨慎 C. 做事要迅速 D. 做事要大胆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