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7:57
回于道中寄舒州李珏相公
作者:赵嘏
都无鄙吝隔尘埃,
昨日丘门避席来。
静语乍临清庙瑟,
披风如在九层台。
几烦命妓浮溪棹,
再许论诗注酒杯。
从此微尘知感恋,
七真台上望三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李珏相公之间深厚的友情。诗中提到,彼此之间没有任何隔阂和偏见,昨日在丘门相聚,享受了一番清静的谈话。听着庙中乐器的悠扬声响,仿佛置身于高处的台上,心情舒畅。诗人想要再叫妓女划船,让他们继续畅谈吟诗,举杯共饮。最后,诗人感慨,尘世中的微小情感也能引发深切的思念,宛如在七真台上遥望三台星辰。
作者介绍:赵嘏,唐代诗人,字子厚,号云生,生于约公元 7 世纪。他以古体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回程途中,寄给在舒州的好友李珏。诗中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现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开篇“都无鄙吝隔尘埃”便点明了诗人与李珏相公之间没有任何隔阂,反映了他们之间真挚的友情。接着,诗人回忆起昨日在丘门的相聚,渴望再次共享那份清静与欢愉。诗中“静语乍临清庙瑟”一联,使用乐器声来渲染氛围,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淡然。随着画面展开,诗人对友人再次聚会的期待跃然纸上,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最后两句通过“从此微尘知感恋,七真台上望三台”升华了主题,表达了在繁忙尘世中,对深厚情感的思考和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抒发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也反映了对悠然自得生活的向往,呈现出唐代诗人的生活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及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唐代文人追求理想生活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丘门”代表什么?
“几烦命妓浮溪棹”中的“妓”指的是什么?
诗中“七真台”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