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崇圣寺简云端僧录

《题崇圣寺简云端僧录》

时间: 2025-05-07 22:32:59

诗句

暮尘飘尽客愁长,来扣禅关月满廊。

宋玉逢秋空雪涕,

净名无地可容床。

高云覆槛千岩树,疏磬含风一夜霜。

回首故园红叶外,只将多病告医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2:59

原文展示:

题崇圣寺简云端僧录
作者: 赵嘏

暮尘飘尽客愁长,
来扣禅关月满廊。
宋玉逢秋空雪涕,
净名无地可容床。
高云覆槛千岩树,
疏磬含风一夜霜。
回首故园红叶外,
只将多病告医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客人在崇圣寺的感受。夜幕降临,尘世的烦恼消散,但心中的愁苦却依然漫长。他敲响禅寺的门,月光洒满了走廊。诗人提到宋玉在秋天的天空下流泪,暗示着对往事的追忆;而“净名”则是指一个人,似乎无处可寻的床铺让他感到孤独。高空的云层覆盖着窗棂,千山万树在寂静中显得更为苍翠,清脆的磬声随风飘荡,在霜夜中显得格外清冷。最后,诗人回望故乡,看到红叶飘落,向医王诉说自己多病的身世,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命苦楚的感慨。


注释:

  • 暮尘:指黄昏时分的尘埃,象征世俗的烦恼。
  • 禅关:佛寺的关口,象征修行的开始。
  • 宋玉:古人,因其在秋天的悲凉情怀而被提及。
  • 净名:此处可能指一位高僧或隐者,象征精神的追求。
  • 疏磬:清脆的磬声,代表禅宗的宁静。
  • 医王:指名医,象征对健康的渴望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嘏(约 665年-731年),唐代诗人,以五言古诗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禅宗为题材。他的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风光,体现出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作者在崇圣寺中体验了深刻的孤独感与思乡之情。在当时,佛教文化在唐代盛行,许多文人墨客在寺庙中探寻心灵的寄托。通过禅宗的修行,诗人表达了对人生苦难和精神追求的反思。


诗歌鉴赏:

赵嘏的《题崇圣寺简云端僧录》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的作品。诗的开头“暮尘飘尽客愁长”将时间和情感紧密结合,黄昏的来临让世俗的烦恼暂时消散,但内心的愁苦却依旧存在。这种对比,展现了诗人在外界宁静中内心的波澜。

接下来的意象描绘,诗人以“月满廊”引入禅意,暗示在月光下的思考与内省。通过提及“宋玉”与“净名”,作者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人物的悲情结合,增添了诗的厚度和历史感。

后续的描绘中,“高云覆槛千岩树”与“疏磬含风一夜霜”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禅宗的宁静,似乎在强调在大自然面前,个人的苦闷显得微不足道。最后一句回首故乡的红叶,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面对病痛的无奈,令人感慨万千。

整首诗在意境上构筑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情感上则是对生命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暮尘飘尽客愁长:黄昏的尘埃消散,但客人的愁苦依旧漫长。
  2. 来扣禅关月满廊:敲响禅寺的门,月光洒满走廊,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3. 宋玉逢秋空雪涕:提到宋玉在秋天的悲伤,暗示个人的情感与历史背景的交织。
  4. 净名无地可容床:净名似乎无处可寻,暗示孤独感。
  5. 高云覆槛千岩树:高空的云层笼罩着窗棂,千山万树在静谧中显得苍翠。
  6. 疏磬含风一夜霜:清脆的磬声在风中回荡,营造出夜的宁静与寒意。
  7. 回首故园红叶外:在回望故乡时,看到飘落的红叶,令人感到惆怅。
  8. 只将多病告医王:对健康的渴望与对自身多病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暮尘”“满月”来比喻内心的感受与外界的景象。
  • 对仗:如“高云覆槛千岩树,疏磬含风一夜霜”,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自然景象如“红叶”“高云”来传递情感,构建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苦痛的思考,尤其是在面对孤独、病痛及对故乡的思念时,展现出一种超然却又深沉的哲理思考,反映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暮尘:象征着世俗的烦恼与人生的无常。
  • 月光:代表纯净与宁静,暗示心灵的寄托。
  • 红叶:象征着故乡与时间的流逝,引发思乡之情。
  • 高云:象征着广阔与自由,反映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宋玉”主要代表: A. 一位医生
    B. 一位悲情的古人
    C. 一位高僧
    D. 一位诗人

  2. “疏磬含风一夜霜”中“疏磬”指的是: A. 风声
    B. 钟声
    C. 磬声
    D. 雨声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对人生的无常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病痛的无奈
    D. 对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比较赵嘏的《题崇圣寺简云端僧录》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孤独与自然的结合,但赵嘏更加强调内心的愁苦与思乡之情,而王维则更注重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禅意的表达。两者在情感基调和意象运用上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相关查询

奉和贺监林月清酌 哭补阙亡友綦毋学士 奉使登终南山 观搊筝(一作祖咏诗) 闰月七日织女 秋日漫兴 陇头水 登天目山下作 东谿待苏户曹不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饥结尾的成语 三不惑 朝夕相处 絶息 审美直觉 高字旁的字 温润而泽 歹字旁的字 爪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反调 淹贯精微 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毵毵 哀弹 随缘乐助 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