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7:4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48:46
送裴延翰下第归觐滁州
作者: 赵嘏 〔唐代〕
失意何曾恨解携,
问安归去秣陵西。
郡斜杨柳春风岸,
山映楼台明月溪。
江上诗书悬素业,
日边门户倚丹梯。
一枝攀折回头是,
莫向清秋惜马蹄。
失意的人何曾恨过离别,
只希望安然归去秣陵的西边。
郡城的斜坡上,杨柳在春风中轻摇,
山影映照着楼台,明月照耀着溪水。
江边的诗书传承着他美好的志向,
日边的门前倚着丹色的梯子。
若是一枝花被攀折,回头看却是遗憾,
不要在清秋时节惋惜马蹄的匆匆。
作者介绍:赵嘏(约公元 667年-730年),字子美,唐代诗人,曾任翰林学士。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赵嘏在科举考试中落第后,心怀失落却又不乏对未来的期待。诗中表现了对朋友裴延翰的送别之情,透露出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这首诗展现了赵嘏对失意的冷静与对友人的深切关怀。首句“失意何曾恨解携”便点明了诗人对失落的看法,表达出一种豁达的心态,似乎在告诉朋友,失意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心态的调整。接着“问安归去秣陵西”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归属感,营造出一种温暖的氛围。
后面几句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意境。春风、杨柳、明月、溪水,都是自然界中令人愉悦的元素,它们传递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期待。同时,诗中提到的“江上诗书悬素业”和“日边门户倚丹梯”,不仅表达了对文化的重视,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最后,结尾一句“一枝攀折回头是,莫向清秋惜马蹄”则是对人生的深刻哲理思考,提醒人们不要因失去而感到惋惜,要珍惜当下。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赋予了读者无限的思考空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对失意的理解、对友人的关怀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展开,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诗词测试:
诗中“失意”指的是什么?
“郡斜杨柳春风岸”描绘的是怎样的场景?
诗的最后一句在表达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