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5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3:00
绿草无端倪,牛羊在平地。
芊绵杳霭间,落日一横吹。
超遥送逸响,澶漫写真意。
岂比卖饧人,吹箫贩童稚。
草地一望无际,牛羊悠闲地在平坦的土地上吃草。
轻柔的雾霭中,落日的余晖像是横吹的笛声。
悠远的笛声传来,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内心的情感。
这声音岂能比得上那些卖糖人,吹着箫来吸引小孩子呢?
在古代,卖饧人常常用乐器吸引小孩子,形成一种生动的市井风景。王安石在此将牧笛的悠扬与卖饧人的热闹对比,意在强调自然与人世间的不同风情。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倡导变法,致力于解决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用平易的语言表现深刻的思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是王安石在任职期间写的系列诗作,描绘了农田景象及农民生活,表现了王安石对农村、自然的热爱与关注。诗中通过牧笛的悠扬声景,传达出一种宁静的乡村氛围。
《牧笛》以其清新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王安石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开篇的“绿草无端倪,牛羊在平地”,描绘出一幅宽广的田园风光,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接着,通过“芊绵杳霭间,落日一横吹”,诗人将落日的余晖与牧笛的声音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淡淡忧伤的氛围。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指出自然的声音比市井的喧哗更能打动人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传递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整首诗以牧笛的悠扬声景表现了自然的和谐美好,反映了王安石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人世繁华的淡然。通过对比,强调自然与人情的不同,传递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诗中“绿草无端倪”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卖饧人”主要是指什么?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反映了什么?
王安石《牧笛》 vs 李白《夜泊牛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