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5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57:13
巫山高,偃薄江水之滔滔。水于天下实至险,山亦起伏为波涛。其巅冥冥不可见,崖岸斗绝悲猿猱。赤枫青栎生满谷,山鬼白日樵人遭。窈窕阳台彼神女,朝朝暮暮能云雨。以云为衣月为褚,乘光服暗无留阻。昆崙曾城道可取,方丈蓬莱多伴侣。块独守此嗟何求,况乃低徊梦中语。
巫山高耸入云,江水在其脚下奔流不息。那水在大地上确实是险恶的,而群山也像波涛一样起伏。山的顶端雾气弥漫,无法看见;崖边上,悲哀的猿猴在哀鸣。红枫和青栎树在山谷中繁茂生长,山中的鬼神在白天遇到樵夫时都显得惶恐。那位窈窕的神女在阳台上,日复一日能够呼风唤雨。她用云彩作为衣裳,以月亮作为披风,乘着光明,穿行于幽暗之中,没有任何阻碍。昆仑山上曾有城池可供寻觅,方丈和蓬莱也有许多伴侣。独自守在这里,我又在渴求什么呢?更何况我还在梦中低徊叹息。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推行变法,致力于国家的改革与富强,作品广泛涉及诗、文、策等多个领域。
本诗创作于王安石政治生涯的高峰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巫山高耸的壮丽景象中,诗人寄托了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巫山为背景,描绘了其高耸入云的壮丽景观,展现了自然的神秘与力量。诗中通过对山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与向往。巫山的高耸与江水的奔流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有对自然的敬畏,又有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窈窕阳台彼神女”的出现,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神女的形象象征着理想与美好。她的存在使得这幅自然画卷更为生动,仿佛在诉说着关于生命与梦境的故事。最后,诗人以“块独守此嗟何求”结束,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绪,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给人以深思。
本诗探讨了自然的壮丽与人内心的渴望,表达了对理想与美好生活的追求,流露出对孤独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巫山高耸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神女”象征了什么?
诗歌的情感基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