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2:3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2:30:59
次韵曾微言见赠二首
李弥逊
自分人非日九迁,一官民社敢妨贤。
脱尘未踏邻虚地,通籍犹分有小天。
餐玉近传曾试法,买山取足不论钱。
疏慵未似嵇中散,会有斜封落从前。
全诗翻译:
我自知并非那位高人,哪敢在仕途上妨碍那些贤者。
尚未脱离尘世的束缚,尚未踏入那虚幻的境地,
我的身份依然在小地方,与世无争。
虽然我曾经品尝过美玉,被传授过一些法则,
即使我能买到山林,也不在乎金钱的多少。
我的懒散与疏忽,远不如嵇康那样洒脱,
但愿有朝一日能获得一纸斜封,回归过去的安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出身名门,才华横溢。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个人经历和感受为题材,表达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李弥逊与曾微言交往中所作,反映了他对官场的无奈和个人理想的追求,展现了唐宋时期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及对名利的淡薄。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一个文人在世俗与理想之间的挣扎。诗人首先以“自分人非日九迁”表明了自己对官场的谨慎态度,表明自己并不渴求名利,而是对贤者的敬仰。接着,诗人用“脱尘未踏邻虚地”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尚未真正脱离尘世的羁绊。此句中的“邻虚地”给人以一种理想而又遥不可及的感觉,表明诗人内心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对“餐玉”和“买山”的描写,展示了他对于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反思。虽然他曾经享受过高贵的生活,但最终却更向往内心的安静与满足。最后,诗人提到“疏慵未似嵇中散”,对比自己的懒散与嵇康的洒脱,展现了一种自省的态度,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生活的无奈。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个人价值的追求与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无奈、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物质享受的淡薄。诗中隐含的对高洁理想的向往与现实的妥协,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自认为与高人有何不同?
“脱尘未踏邻虚地”中的“邻虚地”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嵇中散”是谁的代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弥逊与陶渊明的作品都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拒绝,但李弥逊更多地表现出对现实的思考与无奈,而陶渊明则更显洒脱与自得。
推荐书目:
这些内容为读者深入理解《次韵曾微言见赠二首》提供了全面的视角与背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