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0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01:50
登天不登山,观海不观水。
认苗须认根,论士须论世。
君以空说莲,无乃涉瓜李。
我以莲喻色,亦随绮语戏。
二罪一状领,政坐各有以。
一以清净观,一以富艳弃。
不知真色中,即是大空耳。
物生天地间,各以形自媚。
若云皆实相,斯理恐无谓。
君诗如乌有,我诗类亡是。
得失付之塞上翁,对花大嚼金壶空。
诗中表达了登高观海的境界,强调了应该从根本上认识事物。君子以空灵的方式谈论莲花,我认为这恐怕是对事物本质的误解。我用莲花比喻美色,也是为了戏谑。两种罪过与一种现状,各有其理由。一个是以清净的心态观察,另一个则是以奢华的外表抛弃。若人不知真正的美,在空无中便是无物。万物在天地间,各自以其形态来吸引他人。如果认为一切皆为真实,那这样的道理恐怕是毫无意义。你的诗如同虚无,我的诗也如同无物。得失都交给那些在塞外的老翁去处理,面对花朵却只是在空中品味金壶的虚无。
李弥逊,宋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探讨哲学与自然的关系,融合了道家与佛教的思想。
这首诗写于一个对美与虚无进行深入思考的时代,反映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反思与对美的追求的困惑。
李弥逊的《蹈元作诗谓仆不当以莲为妩媚而有偶有现空相》是一首深邃的诗作,探讨了美与虚无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人在开篇便以“登天不登山,观海不观水”开宗明义,表明了对事物表象的深刻认识与反思,强调了认识事物的根本重要性。通过“君以空说莲,无乃涉瓜李”的对比,诗人指责对方以空灵的方式讨论莲花,实际上是对事物本质的误解。
在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探讨了“清净观”和“富艳弃”的对立,强调真正的美应以内在的清净为主,而非外表的华丽。最后,诗人用“得失付之塞上翁”表达了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花朵的美丽,他更关注的是其中的空灵,体现了一种禅意的哲学思考。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具有独特的韵律感,其内容也引人深思,是对美、虚无与存在的深刻阐述。
整首诗通过对美与空无的探讨,反映了对传统美学的质疑与思考,强调了内在的清净与真实的重要性。
诗中“登天不登山”意在表达什么?
A. 追求高远
B. 关注表面
C. 体验自然
“我以莲喻色”的意思是:
A. 赞美莲花
B. 以莲花比喻美色
C. 讨论莲花的生长
诗中提到的“得失付之塞上翁”体现了什么态度?
A. 追求物质
B. 超然淡泊
C. 遗憾无奈
答案:
李白与李弥逊在对待美的态度上有所不同,李白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与人生的豪情,而李弥逊则更注重内心的平静与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