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5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55:39
酬姚少府
作者: 贾岛〔唐代〕
梅树与山木,俱应摇落初。
柴门掩寒雨,虫响出秋蔬。
枯槁彰清镜,孱愚友道书。
刊文非不朽,君子自相于。
梅树和山中的树木,应该都在初冬时节开始凋落。
柴门紧闭在寒雨中,虫鸣声响起,映衬着秋天的蔬菜。
枯槁的树木在清冷的镜面上显得格外突出,
我这愚钝的朋友也只能在书中相会。
写下的文章并非不能流传,而是君子之间自有相知。
贾岛(约779-843年),唐代诗人,字阮籍,号宗愚,晚号“孤雁”。他以其清新秀丽的诗风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真挚,追求诗歌的音韵和节奏。
《酬姚少府》写作于贾岛与姚少府之间的友谊之际,诗中透出对自然变化的细致观察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体现了贾岛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酬姚少府》是一首充满诗人情感与自然意象的作品。全诗通过描绘梅树与山木的凋落、寒雨中的柴门、虫鸣声与秋蔬,展现出一种清冷而又静谧的秋冬氛围。首句“梅树与山木,俱应摇落初”,以“摇落”引出自然的变化,表明时光的流逝,暗含人生的无常。
接下来的“柴门掩寒雨,虫响出秋蔬”,则通过描写乡村的景象,展现出一种孤寂的生活状态。在寒冷的雨中,门紧闭,似乎传递出一种对外界的隔绝感。而虫鸣声的出现,又增添了一丝生机,形成一种微妙的对比。
“枯槁彰清镜,孱愚友道书”一句,借用清镜映照出枯槁的树木,表现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与自谦。同时,提到“愚友道书”,则流露出诗人对友人交流的渴望与对自己才华的怀疑。
最后一句“刊文非不朽,君子自相于”,表达了诗人对文学的理解,强调尽管作品可能不会永存,但君子之间的情谊与志趣是可以超越时间的。这种思考让整首诗在清幽中透出哲理的深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友谊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思考,同时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文学的追求,展现出一种清雅而深邃的情感基调。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有哪些?
“刊文非不朽”中“刊文”的意思是?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月下独酌》:同样展现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但更突出酗酒与自然的交融。
《春望》:虽主题不同,但同样反映出对社会变化的感受与对友谊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