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5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59:20
内道场僧弘绍
贾岛 〔唐代〕
麟德燃香请,长安春几回。
夜闲同像寂,昼定为吾开。
讲罢松根老,经浮海水来。
六年双足履,只步院中苔。
在麟德年间,香火被请来点燃,长安的春天来过几次呢?
夜晚闲暇时分,与佛像一道默默寂静,白天则专心为我讲解。
讲完了佛理,松树根部的老僧,已然从海水的另一边而来。
六年来我只用双足行走,步履不过是院中苔藓。
贾岛(约779年-843年),字阮籍,号崇宾,唐代著名诗人,晚唐诗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以其严谨的诗风和独特的意象著称,常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首诗创作于贾岛的晚年,反映了他在道场中的闲暇生活与修行。他的诗往往与禅宗思想相关,表达了对生命、时间和内心宁静的思考。
《内道场僧弘绍》是一首抒发内心宁静和对佛教修行反思的诗作。开篇的“麟德燃香请”不仅标志着时间的背景,更引出了诗人对宗教仪式的参与,展现了他身处长安时的精神状态。长安作为唐代的都城,春天的几次更迭不仅是自然的流转,也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
接下来的“夜闲同像寂”,诗人用寂静的夜晚与佛像相伴,暗示了他在修行中的孤独与内心的平静。“昼定为吾开”,则展示了他白天专心学习佛理的态度,反映出对智慧的渴望与求索的精神。
“讲罢松根老”,老僧的形象,既是一位知识的传递者,也象征着经历和智慧的积累。而“经浮海水来”,则暗示了老僧的旅途艰辛,隐喻着修行的艰难与不易。最后两句中,提到“六年双足履”,将时间的流转与个人的行动结合,表现了他在修行中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最终只是在这静谧的院子中与苔藓相伴。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与深邃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的精神追求,展现了贾岛对生命、修行和内心宁静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对智慧的渴求,以及在修行中获得内心宁静的体验。诗人通过宗教的仪式感与自然的静谧相结合,展现了对生活深刻的理解与反思。
诗中提到的“麟德”是指哪个朝代?
“夜闲同像寂”中的“像”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老僧”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