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7:52
过卢四员外宅看饭僧共题七韵
作者:王维
三贤异七贤,青眼慕青莲。
乞饭从香积,裁衣学水田。
上人飞锡杖,檀越施金钱。
趺坐檐前日,焚香竹下烟。
寒空法云地,秋色净居天。
身逐因缘法,心过次第禅。
不须愁日暮,自有一灯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一些僧人一起在卢四员外的宅子中,共同感受和思考生活的情境。诗人提到三位贤人和七位贤人的不同,表达了对青莲的向往。乞讨食物的僧人从香积寺而来,裁衣的僧人学习耕作的技术。高人手持飞锡杖,施主则慷慨解囊,给予金钱。诗人坐在屋檐下,阳光明媚,焚香时烟袅袅升起。寒冷的天空与大地之间,秋天的色彩让居所显得格外清净。人们在因缘法中生活,而我的心灵则超越了次第的禅境。无需担忧黄昏来临,因为心中自有一盏明灯。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王右丞,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景交融而著称,是“王孟风格”的代表人物之一。王维的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具有浓厚的禅宗思想。
这首诗写于王维游览卢四员外宅时,感受到僧人的生活和内心的宁静。他借此表达对佛教修行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繁华的淡泊心态。
《过卢四员外宅看饭僧共题七韵》是一首展现王维深厚禅意与生活哲学的优秀诗作。诗中,王维以其独特的视角观察僧人的生活,表现了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尘世的超脱。在诗的开头,王维通过“青眼慕青莲”的意象,表明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接着,通过对乞饭僧和裁衣学水田的描写,反映出僧人们的谦卑和勤劳,暗示着一种深刻的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的“上人飞锡杖,檀越施金钱”,则体现了施与受之间的和谐关系,强调了佛教中慈悲与施舍的重要性。王维接着描述了自己坐在檐前,阳光洒下,焚香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最后两句“不须愁日暮,自有一灯然”更是点睛之笔,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领悟与内心的安宁。在面对日暮的无常时,诗人却表现出从容与淡然,心中有灯,便有光明。这种境界,不仅是对生活态度的反映,更是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
三贤异七贤,青眼慕青莲。
表达了对三位贤人的不同理解和对理想之境的向往。
乞饭从香积,裁衣学水田。
乞讨食物的僧人和学习裁衣的僧人,展现了对生活的朴实态度和勤劳精神。
上人飞锡杖,檀越施金钱。
体现施主对高人和僧人的尊重与支持。
趺坐檐前日,焚香竹下烟。
营造出一种宁静的修行氛围。
寒空法云地,秋色净居天。
描绘出一种空灵的禅境,清净而美丽。
身逐因缘法,心过次第禅。
生命受因缘法的影响,而心灵则超越了次第。
不须愁日暮,自有一灯然。
表达了从容面对生命无常的态度。
整首诗表现了王维对僧人生活的赞美,表达了他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理想。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青莲”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高洁理想
C. 人际关系
答案:B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趺坐”意味着__。
答案:端坐或静坐。
判断题:诗中表现出对尘世繁华的向往。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