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3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37:39
秋日感愤二首
王令 〔宋代〕
击剑高砍四顾遐,
男儿何事系如瓜。
蛟龙不是池中物,
燕雀乌知陇上嗟。
命有傥来犹末耳,
天徒生我使穷耶。
谢安未是才难者,
底事苍生却盛夸。
全诗翻译:
我举剑高喊,四处张望,
男子汉为何却像个被束缚的瓜?
蛟龙本不是池塘里的小东西,
燕雀和乌鸦怎能理解陇上的悲叹?
命运若有偶然来临,也不过是耳边的风;
上天让我如此困窘,究竟是为何?
谢安并非没有才华的人,
那么为何苍生却对他如此夸赞?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令,宋代诗人,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作品中体现出对社会的关怀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秋日,诗人感受到社会的不公与人心的冷漠,借用古典意象表达自己对英雄志向的渴望以及对现状的不满,反映了当时士人的苦闷与无奈。
王令的《秋日感愤二首》以激昂的情绪揭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开篇通过“击剑高砍”展现出一种豪情壮志,显示出诗人心中对理想的渴望与追求。然而,接下来的“男儿何事系如瓜”则是一种悲哀的对比,男子汉本应有担当与自由,却沦为受制之人,令人心生愤慨。诗人用蛟龙与燕雀的对比,强调了有志之士的孤独与无奈,蛟龙欲在大海遨游,却被禁锢于池塘中,燕雀只知眼前的小事,无法理解志士的痛苦。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命有傥来犹末耳”表达了对命运的思考,提出了对上天的质疑:为何让我如此穷困?透过对谢安的提及,王令不仅在赞美这位贤者的才华,更在反思为何真正有才能的人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与认同。这种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表现出诗人对时代的关切与对理想的追求,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出传统士人的责任感与无奈。强调真正有才华的人往往被忽视,社会对英雄的赞美往往是表面的,而内心的孤独与挣扎却无人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令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男儿何事系如瓜”中“瓜”指的是什么?
蛟龙与燕雀的对比反映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令的《秋日感愤二首》与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渴望与对现状的不满,但王令更侧重于对社会的思考和责任感,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豪放不羁的个性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