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4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44:58
噫田操四章章六句寄呈王介甫
作者: 王令 〔宋代〕
谁能采芹,不适有获。
果蓏树之,则食其实。
岂弟君子,孔敬且力。
谁能够去采摘芹菜,却又不觉得有收获呢?
如果种植果树,就能享用它的果实。
难道君子仅仅是谦和礼让,还要有实际的能力与努力吗?
“君子”在古代文化中常指品德高尚的人,强调道德修养与实际能力的结合。诗中提到的“孔敬”指的是对君子应有的尊敬和努力,强调了德与才的统一。
作者介绍:王令,宋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田园生活,传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或许与王令对农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君子品德的思考有关。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勤劳与品德的重视,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耕文化的推崇。
《噫田操》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农田生活的热爱和对君子品德的追求。诗的开头以“谁能采芹”引入,强调了劳动与收获的关系,暗示只有通过努力才能获得成果。接着提到种植果树,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表现出种植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回报,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关系。
诗中提到的“岂弟君子”,不仅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更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君子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还要具备实际的能力和努力的精神。整首诗在平实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体现了王令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强调努力与德行的结合,倡导一种务实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谁能采芹”是什么意思?
A. 没有人能采摘
B. 采摘是有收获的
C. 采摘没有价值
答案: B
“果蓏树之”强调了什么?
A. 种植树木是无用的
B. 努力可以获得成果
C. 树木不能结实
答案: B
诗中提到的“君子”应具备什么?
A. 仅有礼貌
B. 实际能力与努力
C. 只需谦和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