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2:51
相见此邗沟,依依紫绮裘。
江山才子国,花草美人秋。
把酒当明月,听歌在玉勾。
多情如杜牧,欲向竹西留。
在这邗沟相见,彼此依依惜别,身着紫色华丽的裘衣。
这里是才子佳人的国度,秋天的花草与美人相映成趣。
举杯对着明月,听着歌声在玉制的勾弦上回荡。
我心多情如杜牧,想要在竹林西边留住这美好时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屈大均(1564年-1631年),明代诗人,字仲明,号白云山人,晚号青山隐者,作品多以山水、抒怀为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屈大均与友人程葛川相见之际,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美好景致的留恋,反映出当时文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这首诗通过描绘相见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开篇便以“相见此邗沟”引入,地点的选择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邗沟作为水乡,象征着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眷恋。接着,诗人用“依依紫绮裘”描绘了友人的华丽服饰,展现出一种优雅的气质,增强了相见的仪式感。
“江山才子国,花草美人秋”则以简练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既表现了自然之美,又暗含了人的情感。整句表现出诗人对这片土地与人杰地灵的赞美。
“把酒当明月,听歌在玉勾”更是把饮酒和听歌的氛围渲染得恰到好处,描绘出一种清雅闲适的生活情趣,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而最后一句“多情如杜牧,欲向竹西留”则是对杜牧多情的自我认同,也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渴望留住这份美好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示出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提到的“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著名诗人?
诗中提到的“紫绮裘”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屈大均的这首诗与杜牧的《秋夕》在表达情感上有相似之处,均以自然景物和人情结合,营造出一种抒情的氛围。但屈大均的诗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谊,而杜牧则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