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2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24:29
自连江赴守鄱阳黄原道中作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海角三年一梦成,
北来重听偃溪声。
凝云带雨留愁住,
茂树随山送客行。
粳稻沿崖畦上下,
茅茨枕谷路纵横。
莫从马腹消双髀,此地真堪老此生。
在海角度过三年的梦已成真,
回到北方,又听见偃溪的水声。
浓云带着雨水,愁绪依然留驻,
茂密的树木伴随着山峦送我远行。
稻田沿着悬崖上下分布,
茅草房屋依偎在山谷里,路途纵横。
不要因骑马而消减双腿的力量,这地方真是可以让我老去一生。
作者介绍:李弥逊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明丽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描绘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李弥逊自连江赴鄱阳守职途中,反映了他在外漂泊的心情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交融,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李弥逊的《自连江赴守鄱阳黄原道中作》是一首富有情感的抒情诗,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以“海角三年一梦成”引入,描绘了作者在外漂泊三年的经历,仿佛一场梦境,带有些许的无奈与感慨。接下来的“北来重听偃溪声”则更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偃溪的水声成为了他心灵深处的回响,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点滴。
在自然景象的描绘中,诗人以“凝云带雨留愁住”展现了一种压抑的情绪,雨水和云雾交织,似乎象征着他心中的愁绪无法散去。紧接着“茂树随山送客行”则生动地描绘了离别之际的情景,茂盛的树木似乎在为他送行,增加了离愁别绪的深度。
后半部分的描写更为细腻,如“粳稻沿崖畦上下”,生动展现了农村的生机,描绘出一种宁静的乡村生活。最后一句“莫从马腹消双髀,此地真堪老此生”则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希望能够在这片土地上安稳地生活下来,不再漂泊。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李弥逊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和艺术表现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安宁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弥逊的诗作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对战争的愤怒
C. 对爱情的渴望
D. 对名利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偃溪声”象征着什么?
A. 远方的山水
B. 乡愁与思念
C. 战斗的号角
D. 自然的壮丽
“此地真堪老此生”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A. 希望旅行
B. 希望安定生活
C. 希望富贵荣华
D. 希望名声显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