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4:06
霜髭病起若相侵,销尽平生未了心。
一事关身俱是梦,万缘弹指已非今。
月林清影元无定,山路幽香不可寻。
唤取汤休共清夜,静听帘雨写鸣琴。
霜白的胡须因病而起,仿佛在互相侵蚀,
我此生所未了的心事也随之消散。
所有与我身心相关的事情,都是梦幻,
万千缘分如弹指间已不再是如今。
月下的树林清影本来没有定数,
山间的幽香也是难以寻觅。
请叫来药汤,别再谈论清夜,
静静地听着帘外雨声弹奏着琴音。
本诗未直接引用具体典故,但流露出对人生无常、健康衰退的感慨。在古代诗词中,常有以月、山、雨等自然景象来抒发个人情感的传统。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人生感悟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弥逊生病后,借此表达对生命、健康、时间流逝的思考,体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李弥逊对健康危机的反思,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诗的开头以“霜髭病起若相侵”点明了诗人饱受疾病折磨的现实,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衰老的到来。接下来的“销尽平生未了心”则揭示了他内心深处未能解开的情感结,暗示着人生的种种遗憾与未竟之事。
在对梦境的描绘中,诗人进一步探讨了人生的虚幻与无常,“一事关身俱是梦”,强调了人世间的浮华与短暂。诗中“万缘弹指已非今”的句子,形象地表达了时间流逝之快,令人感到无力与惋惜。
随着意象的转变,“月林清影元无定,山路幽香不可寻”,诗人仿佛转向了自然的怀抱,试图在自然景色中寻找慰藉,但却又感到自然之美的不可捉摸。最后两句“唤取汤休共清夜,静听帘雨写鸣琴”,则是对内心宁静的向往,显示出一种对生活的从容与接纳。
整首诗在极具个人色彩的叙述中,融入了对自然的观察与哲思,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理解,以及在病痛与孤独中追寻内心平静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以病痛为切入点,探讨人生的无常与寂寞,同时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内心的追求,展现了诗人面对衰老与疾病时的沉思与感悟。
诗词测试:
李弥逊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销尽平生未了心”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未解心事的无奈
c) 对爱情的向往
d) 对自然的赞美
“月林清影元无定”的意思是什么?
a) 月光下的影子不稳定
b) 月亮永远不会消失
c) 自然景色是永恒的
d) 月光下的树林很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李白的《将进酒》,虽然两首诗风格迥异,但都反映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李白的豪放与李弥逊的沉静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追求的是及时行乐,而后者则在病痛中思索人生的无常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