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2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25:19
一丈荒坟上,悠悠落日斜。
子孙来祭后,守墓扫松花。
在一丈高的荒草坟墓上,夕阳斜照着。
子孙们在祭奠之后,守着墓地打扫落下的松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并未涉及明显的典故,但“守墓”与传统文化中对祖先的尊重和孝道有密切关系,表现出对先人的怀念与敬仰。
作者介绍:
周文璞,字文璞,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词见长,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情风貌。周文璞的诗风清丽、简练,善于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对已故亲人的追思之时,表达对亡者的怀念与对生者责任的承担。宋代社会提倡孝道,家族祭祀活动频繁,使得诗人产生了这种情感。
《至荆公墓》是一首透过精炼的语言,表达深厚情感的诗作。诗的开头以“一丈荒坟上”设置了场景,荒凉的坟墓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也暗示了人世的无常与逝去的生命。接着“悠悠落日斜”,夕阳的余晖洒落在荒坟之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似乎在诉说着对于生死的思考。
在第二联中,“子孙来祭后”,描绘了后代对祖先的追思,传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敬意。最后一句“守墓扫松花”则体现了对先人的责任与孝心,表现出一种对传统文化中孝道的遵循。整首诗通过简单而富有意境的描写,表现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文化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表现出对传统孝道的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子孙来祭后”表达了什么?
A. 对祖先的尊重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未来的期待
“一丈荒坟上”中“一丈”指的是什么?
A. 长度单位
B. 年龄
C. 高度
诗中提到的“松花”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繁荣
B. 生命的逝去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周文璞的《至荆公墓》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人情的深刻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对逝者的怀念,而后者则关注社会的疾苦与生存的艰难,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