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15
《水龙吟》
白朴 〔元代〕
盖仄无疑,或用平字,恐不堪协。云和署乐工宋奴伯妇王氏,以洞箫合曲,宛然有承平之意,乞词于予,故作以赠。会好事者为王氏写真,末章及采云萧史台空,洞天谁是骖鸾伴。伤心记得,开元游幸,连昌别馆。力士传呼,念奴供唱,阿郎吹。怅无情一枕,繁华梦觉,流年又暗中换。邂逅京都儿女,欢游遍画楼东畔。樽前一曲,余音袅袅,骊珠相贯。日落邯郸,月明燕市,尽堪肠断。倩丹青细染,风流图画,写崔徽半。
这首词的作者白朴,提到了一位乐工王氏,她一曲洞箫演奏,仿佛让人感受到盛世的平安,因此我应她的请求写下这首词。画家为王氏作了肖像,词的最后提到云萧史台空荡,谁能做她的伴侣。往事让我伤心,曾在开元年间游玩,连昌别馆的回忆历历在目。力士呼唤,念奴在唱,阿郎在吹奏,感叹无情的梦中醒来,繁华的景象已然消逝,时光又在悄悄流逝。偶然邂逅京都的女子,欢聚在画楼东畔。樽前一曲,余音绕梁,犹如串起的骊珠。日落在邯郸,月亮明亮照耀燕市,让人十分心痛。细腻的丹青将风流的图画描绘出来,正好写下了崔徽的半幅画像。
白朴,元代杂剧作家和诗人,生于宋末,崇尚古典,擅长用词,作品多涉及个人情感及社会风情。他的诗词具有浓厚的抒情及叙事特征。
《水龙吟》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之时。白朴借此词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往昔的怀念,也体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
《水龙吟》通过对往昔的追忆,展现了白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岁月流逝的伤感。全词以王氏的洞箫演奏为引子,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象征着太平盛世的美好愿景。诗中描绘了与友人欢聚的场景,体现了人际之间的温情与亲切。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现了个人情感的波动,也反映了社会的风土人情,值得细细品味。
诗中提到的“余音袅袅,骊珠相贯”,意象优美,表明音乐的魅力能穿越时空,令人铭记。结尾处的“日落邯郸,月明燕市”,则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隐喻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难以把握,增添了诗词的哲理深度。
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对友情、爱情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情怀和哲理思考。
《水龙吟》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诗中“余音袅袅”表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