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7:46
前度吟秋碧甃,和促织,到天明。几曾停。啖过梅花香雪,依然翠羽轻。却又助他百舌,弄春声。
在过去的日子里,我吟唱着秋天的碧绿石阶,伴随着虫鸣,直到天亮。几次停下来思考。曾经品尝过梅花的清香,依旧感受到春天的轻盈。而且我又帮助那些百舌鸟,演奏春天的旋律。
邓嘉缜,近代诗人,生于清末,经历了动荡的社会变迁,作品多反映自然与人生感悟,语言清新隽永。
本诗创作于春初,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感受到春的气息,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细腻感受。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初的生机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开头的“前度吟秋碧甃”让人感受到一种怀旧的情怀,表现了作者对过去的留恋。接着,诗人用“和促织,到天明”描绘了一个伴随虫鸣度过的夜晚,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而“啖过梅花香雪”则通过品尝梅花香气的意象,传达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感受,仿佛在诉说春天的到来。最后一句“却又助他百舌,弄春声”,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的热爱与对生命的赞美,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春天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生命的脆弱与美好,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中“前度吟秋碧甃”指的是哪一季节?
诗中提到的“促织”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邓嘉缜的《咏春初蟪蛄》与杜甫的《春夜喜雨》均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感受与自然的互动,而后者则展现了春雨润物的意象,两者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