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1:0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1:01:47
水调歌头(和芗林居士中秋)
闰余有何好,一岁两中秋。
滕王高阁曾醉,月涌大江流。
今夜钓龙台上,还似当时逢闰,佳句记英游。
看山兼看月,登阁复登楼。
别离久,今古恨,大刀头。
老来长是清梦,宛在旧神州。
遐想芗林风味,瓮里自倾春色,不用贳貂裘。
笑我成何事,搔首谩私忧。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中秋佳节的感慨与思考。诗人提到“闰余有何好”,即询问闰月的意义,接着感叹一年中有两个中秋的奇妙。通过回忆曾在滕王高阁的醉意,伴随着江水的涌动,情感更显深厚。诗人在钓龙台上,感叹往昔,思念昔日的诗句。接着诗人描绘了赏月的场景,感叹离别的辛酸和古往今来的遗憾,表达了对故国的眷恋。最后,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示自己在岁月流逝中无所作为,只能惆怅自怜。
作者介绍:张元干,宋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以词风清丽见长,善于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中秋佳节,表达了诗人在特殊时刻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过往的回忆,反映了诗人与自然、历史的内心感受。
《水调歌头(和芗林居士中秋)》是一首充满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化的感慨之作。开篇以“闰余有何好”引入,诗人设问的方式立即吸引了读者的注意,表明了对闰月的思考,暗含时间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接下来的“滕王高阁曾醉,月涌大江流”则通过美景的描绘,勾起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展现了一种历史与现实交融的复杂情感。
诗中“今夜钓龙台上,还似当时逢闰”一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既有对友人聚会的渴望,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无奈。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逐渐转向对离别与遗憾的思考,“别离久,今古恨”,进一步强化了诗中蕴含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最后,诗人以轻松自嘲的语气结束,展现了面对人生困境的洒脱态度,表明自己虽无所作为,但依旧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中秋节的主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离别之苦的感慨及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体现了诗人的情感细腻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闰余”指的是什么?
“滕王高阁曾醉”中的“醉”是指什么?
诗人对故乡的感情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