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0:01
明月逐人来(灯夕赵礼端席上)
作者:张元干
花迷珠翠。香飘罗绮。帘旌外月华如水。
暖红影里,谁会王孙意。最乐升平景致。
长记宫中五夜,春风鼓吹。游仙梦轻寒半醉。
凤帏未暖,归去熏浓被。更问阴晴天气。
月光洒在花间,似乎迷醉了珠饰和翠色。香气飘散在绸缎间,帘外的月光如水般清澈。
在温暖的红色影子里,谁能够体会王孙的情怀?最让人乐在其中的,是这盛世的美景。
我常常记得宫中那五个夜晚,春风送来欢愉。游仙的梦境中,微寒让我半醉。
凤帏尚未温暖,我归去时却要盖上浓厚的被子。再问问今夜的阴晴天气。
作者介绍:张元干,字子期,号惟庵,宋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细腻流畅。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灯夕,正值春季,诗人受周围美景和节日气氛的影响,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春天的赞美。
《明月逐人来》是一首描绘春夜美景和抒发个人情怀的词作。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一个温馨而富有诗意的场景。开篇以“花迷珠翠,香飘罗绮”描绘了春夜的华丽和芳香,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仙境。月光如水,渗透在这个场景中,给人以宁静而温柔的感受。
接下来的“谁会王孙意”,则引出一种思考,尽管身处繁华,却难有人理解内心的情感和生活的追求,似乎对奢华生活有一种淡淡的无奈。在“最乐升平景致”中,诗人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珍惜与向往,似乎在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
“游仙梦轻寒半醉”一句,描绘了诗人在梦中游历仙境的愉悦与轻松,体现出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和对理想境界的渴望。而最后两句“凤帏未暖,归去熏浓被”,则回归现实,表达了对温暖和舒适生活的渴求,留下了对天气变化的思考,隐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夜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花迷珠翠”所表现的意象主要是?
“游仙梦轻寒半醉”中的“游仙”意指?
诗中提到的“王孙意”主要表达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明月逐人来》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描绘了月夜的美景,但张元干更侧重于生活的细腻感受,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的个性和对孤独的感慨。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