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院中独坐

《院中独坐》

时间: 2025-07-27 21:18:11

院中独坐

诗句

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

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1:18:11

院中独坐

作者: 虞集 〔元代〕

原文展示:

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
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


白话文翻译:

在何处寄托我这一生呢?山中和江上都让我牵挂。
无缘无故地,环绕着我家的长松树,竟把风声听作了雨声。


注释:

字词注释:

  • 它年: 指未来的某一年。
  • 寄此生: 寄托自己的一生,表达对生活的思考。
  • 无端: 没有理由,随意。
  • 绕屋: 围绕着房屋转动。
  • 长松树: 高大的松树。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特定的典故,但“山中江上”常常象征自然的宁静与情感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虞集(1290-1368),元代诗人,字汝弼,号归田。出生于江苏,曾任职于官场,后隐居于山林,创作风格受到李白、杜甫的影响,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情。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元代,作者在隐居生活中,思考人生的寄托与情感的牵挂,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切体悟与孤独的感慨。


诗歌鉴赏:

《院中独坐》是一首体现诗人内心孤独与情感的作品。诗人通过“何处它年寄此生”的自问,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接着,诗人提到“山中江上”,将自然景观与自身情感紧密联系,显示出一种对大自然的依恋和对人事的无奈。

在“无端绕屋长松树”中,诗人描绘了松树环绕着自己的居所,似乎在诉说着孤独的陪伴。而“尽把风声作雨声”则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感受,风声与雨声的混淆不仅反映了自然的声音,也隐喻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复杂与纷乱。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透过对自然的描写,诗人引发了对生命、孤独及情感的深思,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与自我关系的敏感与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处它年寄此生: 从何处寄托我的一生呢?表现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生命的思考。
  2. 山中江上总关情: 山中和江上都让我牵挂,表达对自然的依恋与对人生的感慨。
  3. 无端绕屋长松树: 无缘无故地,环绕着我家的是高大的松树,象征孤独的陪伴。
  4. 尽把风声作雨声: 风声与雨声的混淆,反映了内心情感的复杂与细腻。

修辞手法:

  • 比喻: 诗中通过自然声音的比喻,表现内心情感的细腻变化。
  • 拟人: 松树似乎成了诗人的朋友,伴随其左右,增强了孤独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自然的依恋以及对孤独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宁静与深邃,寄托情感。
  • : 代表流动与变化,暗示人生的无常。
  • 松树: 象征坚韧与孤独,代表诗人的陪伴。
  • 风声与雨声: 自然的声音象征内心的情感波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山中江上”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亲情
    B. 孤独与牵挂
    C. 欢乐

  2. “无端绕屋长松树”中的“无端”意指: A. 有理由
    B. 随意、没有理由
    C. 明确的理由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未来的迷茫与孤独感
    C. 对家庭的思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以自然为背景,表达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感悟,而虞集的《院中独坐》则更强调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人虞集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通过以上的解析与学习,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院中独坐》这首诗。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点绛唇 其四 咏蝉 点绛唇 其一 点绛唇 点绛唇 邗关客夜 点绛唇 点绛唇 泛舟八里台观荷次子有韵 点绛唇 饮梅树下 点绛唇 其二 暮登新安镇城楼 点绛唇 点绛唇 己巳十月,张庶平重逢花烛索赋。及时之美,栖隐之贤,吾犹乐道之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犹太教 靑字旁的字 省闱 飠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熬清受淡 因循守旧 愁颜赧色 一不压众,百不随一 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时见一斑 僧格林沁 包含癞的词语有哪些 睡菜 卜字旁的字 远水不救近火 玄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