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满江红 至元二一年岁次甲申,二月二十八日

《满江红 至元二一年岁次甲申,二月二十八日》

时间: 2025-07-31 20:01:50

诗句

一柱华峰,绿翠似、芙蓉金削。

孤负却、画船春水,一尊同酌。

寒食清明都几日,征鞍遽作西归客。

漫春风、墙燕语留人,高城隔。

春草碧,杨花白。

妆点就,行轩色。

道不应霜翮,能舒长策。

三尺青萍风义在,看君冠盖长安陌。

对夕阳、淡处最关情,河梁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20:01:50

满江红 至元二一年岁次甲申,二月二十八日

作者: 王恽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一柱华峰,绿翠似芙蓉金削。孤负却画船春水,一尊同酌。寒食清明都几日,征鞍遽作西归客。漫春风墙燕语留人,高城隔。春草碧,杨花白。妆点就,行轩色。道不应霜翮,能舒长策。三尺青萍风义在,看君冠盖长安陌。对夕阳淡处最关情,河梁别。


白话文翻译:

在高耸的华峰之上,绿意盎然,宛如芙蓉花般的美丽,宛若金色雕刻。却孤独地错过了春水上的画船,唯有一杯酒相伴。寒食与清明已过了几日,我急匆匆地成了西归的旅客。漫天春风中,墙头燕子啁啾留人情,高耸的城墙将我隔开。春草碧绿,杨花洁白,装点得如同绚丽的车马。若不是在霜天中翱翔,怎能舒展长策?在这三尺青萍上,风义依然存在,望着你在长安街头的华贵车盖。对着夕阳淡淡的地方,最让人感动的是河上的离别。


注释:

  • 华峰:高耸的山峰,象征美丽与壮观。
  • 芙蓉:指荷花,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
  • 寒食清明:指寒食节和清明节,两个传统节日,通常与春天相关。
  • 高城隔:形容城市的高墙隔断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典故解析:

  • 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为纪念介子推的节日,强调对亡者的追思。
  • 清明节:扫墓祭祖的日子,寓意春天的生机与对亲人的怀念。
  • 长安:古都,象征繁华和荣耀,常用于诗词中表达对繁华生活的向往或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恽,元代诗人,以豪放的风格和丰富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抒发个人情感,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元二一年,时值春天。诗人可能在经历了一段旅途后,感慨春天的美丽与离别的惆怅,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王恽的《满江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离别的伤感。开篇以“华峰”引入,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景色。诗中不断对比春草的碧绿与杨花的洁白,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同时也暗含了人生的无常与美好事物的短暂。接着,诗人转向自我,表现出作为游子的孤独与急切归心的心情。通过“道不应霜翮,能舒长策”,传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自由的渴望。最后,夕阳的意象更增添了离别的感伤,使整首诗在美丽与惆怅之间形成鲜明对比,深刻地触动了读者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柱华峰:描绘高耸的山峰,象征美丽的自然景观。
  2. 绿翠似芙蓉金削:形容山峰的绿意如同荷花般美丽,带有金色光泽。
  3. 孤负却画船春水:感叹错过了春水上的游船,表现出孤独与失落。
  4. 寒食清明都几日:时间流逝,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生活。
  5. 征鞍遽作西归客:急匆匆地成为了西行的旅客,暗示对故乡的思念。
  6. 漫春风墙燕语留人,高城隔:春风中墙头燕子的欢声留住了人,构成了对城市的依恋。
  7. 春草碧,杨花白:春天的草绿和杨花的白,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
  8. 妆点就,行轩色: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美丽景色。
  9. 道不应霜翮,能舒长策: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10. 三尺青萍风义在,看君冠盖长安陌:在这三尺青萍之上,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与祝福。
  11. 对夕阳淡处最关情,河梁别:在夕阳下的离别,最令人动容。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绿翠似芙蓉”,将自然景色与美人相类比。
  • 对仗:如“春草碧,杨花白”,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
  • 拟人:如“墙燕语留人”,赋予燕子人的情感,增强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景与离别的伤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感悟,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华峰:象征美丽与高尚。
  2. 春草:代表生机与希望。
  3. 杨花:象征纯洁与短暂。
  4.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哀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满江红》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王恽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寒食清明都几日”中的清明节是指什么?

    • A. 祭祖的节日
    • B. 端午节
    • C. 中秋节
    • D. 春节
  3. 诗中提到的“高城”象征什么?

    • A. 城市的繁华
    • B. 游子的孤独
    • C. 春天的景色
    • D. 亲友的团聚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酒的豪情。
  2.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描绘春天景色与离别之情。

诗词对比:

  • 王恽的《满江红》与李白的《将进酒》,前者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离别的惆怅,后者则更多地表现对人生的豪情与对饮酒的热爱。两者在情感表达上皆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但主题与意象各有侧重。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王恽传记与诗歌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醉蓬莱 题赠徐涵之小蓬莱别业 醉蓬莱 醉蓬莱·混元形一气 醉蓬莱 九月十八日西虢刘氏醮 醉蓬莱·江上逢韬甫 醉蓬莱 寄感 醉蓬莱(毛氏女兄生朝三月二十八日) 醉蓬莱(为老人寿) 醉蓬莱·正霜浮菊浅 醉蓬莱·访莺花陈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形销骨立 殊恩厚渥 包含骛的词语有哪些 辛字旁的字 愁结尾的成语 方方面面 世开头的成语 己字旁的字 折文旁的字 冷水浇头 企口板 支字旁的字 赤字旁的字 问天呵壁 孙刘 辩说属辞 满不在意 细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