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3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36:54
激越声情,都不觉风销雨歇。
瞻遗像清高顾视,文谟武烈。
直指雕戈初出日,明光铁甲中宵月。
只黄龙未饮玉先沈,昆吾切。
身可洒,边荒雪。
心上事,匈奴灭。
问中朝忆否,金瓯完缺。
北寺来欤一块肉,东窗碧了三年血。
叹古来志士几成功,多闻阙。
激昂的情感,让我完全忘却了风雨的停歇。
凝视着这清高的遗像,他的文治和武功都令人敬仰。
他直指着雕刻的刀枪,仿佛初升的太阳,映照着铁甲下的明月。
只可惜黄龙未能饮水,玉石早已沉没,令人痛切。
我身处边疆,心如飞雪。
心中牵挂的是匈奴的灭亡。
问这中原朝廷是否还记得,那金瓯是否完好?
北边的寺庙来了一块肉,东窗下已经流了三年鲜血。
感叹古往今来的志士有几人成功,所闻所见都令人遗憾。
作者介绍:奭良,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爱国情怀和对历史英雄的追思,风格多样,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是对岳忠武王的画像所作,描绘了对这位历史英雄的崇敬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反映了清代士人的家国情怀与历史观。
《满江红 奉题岳忠武王画象》是一首充满激情的爱国诗。诗人通过对岳忠武王的画像的描摹,表达了对这位民族英雄的敬仰与怀念。全诗情感激昂,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头“激越声情,都不觉风销雨歇”,便传达出一种激动、热烈的情绪。接下来的描绘中,诗人通过“文谟武烈”展示了岳忠武王的卓越才能,表现了对其文治武功的高度赞美。接着,“直指雕戈初出日,明光铁甲中宵月”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英雄气概,仿佛能够感受到那种历史的厚重与光辉。
在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只黄龙未饮玉先沈,昆吾切”。这里的黄龙意象,象征着国家的希望和未来,而沉没的玉则暗示着失去与痛惜。诗中还提到“问中朝忆否,金瓯完缺”,显示了对国家统一和安宁的深切关注。
整首诗不仅是对岳忠武王的颂扬,更是对国家与民族未来的深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在激昂的情感中,透出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例如“黄龙未饮”象征国家的希望,具有深层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注,传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历史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历史英雄是谁?
诗中“黄龙未饮”表达了什么含义?
诗的情感基调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