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0:06
满江红 明妃词
作者:熊琏 〔清代〕
万里尘沙,谁不叹红尘零落。
须知道,无多绝代,同兹命薄。
金屋繁华能几日,秋风纨扇凉先觉。
问何如青冢自年年,春犹昨。
关塞远,云垂漠。
毳帐冷,霜侵角。
想琵琶一曲,愁中悟却。
倾国都因红粉误,画图岂怨丹青错。
况浮生到处是男柯,空裁酌。
在万里尘沙之中,谁不为红尘的衰落而感叹呢?
必须明白,绝代的美人并不多见,大家的命运都如此薄弱。
金屋中的繁华能维持几天呢?秋风吹来,纨扇早已感到寒意。
不如青冢的埋藏,年年春天仍似昨年。
关塞遥远,云雾弥漫。
毳帐寒冷,霜侵角落。
想起琵琶曲一首,在愁苦中领悟了什么。
倾国之美都是因为红粉的误导,画图的艺术又怎么能怨丹青的失误呢?
更何况浮生之中,到处都是男性的烦扰,白白地在此消磨时间。
作者介绍:熊琏,清代诗人,擅长词曲,艺术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的特点。他的诗词多关注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满江红 明妃词》写于清代,恰逢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常,诗人在经历风云变幻中,感慨人生的短暂与虚幻。
《满江红 明妃词》是一首充满人生哲思的作品。开篇即以“万里尘沙”引入,展示了作者对世界纷扰的深刻感悟。诗中通过对美人命运的叹息,揭示了人间繁华的短暂与无常。金屋中的繁华不过是昙花一现,秋风的凉意更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
在“问何如青冢自年年,春犹昨”一句中,青冢的意象暗示了人生的终极归宿,令人思考生命的意义。此处,春天的回归与青冢的静默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艺术的思考,提及琵琶曲,似乎在表达音乐与艺术对心灵的慰藉。倾国之美最终因红粉的误导而堕落,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失望交织在一起,令人扼腕。整首诗通过精炼的意象与情感,展现了清代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索,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美与命运的思考,展现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反映出对艺术与生命的深刻怀疑与思索。
诗词测试:
“万里尘沙”中的“尘沙”象征什么?
“金屋繁华能几日”中的“金屋”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琵琶”主要用来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