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6:28
夜坐有怀呈石末公
作者: 刘基 〔明代〕
西风白露下清寥,
岸柳江蒲取次凋。
诸将旌麾非一统,
大藩衣服变三苗。
雄豪窃据皆屠狗,
功业舆台总续貂。
弃马独知怀故枥,
天涯涕泪北辰遥。
在秋风白露的清冷夜晚,
岸边的柳树和江边的蒲草渐渐枯萎。
诸位将领的旌旗并非统一,
大国的衣着打扮如同三苗之地。
那些雄霸一方的豪杰,皆如屠狗般肆无忌惮,
功名利禄在舆台之间,似乎只不过是续写旧的故事。
我弃马而行,独自怀念故乡的马厩,
在这天涯的尽头,泪水流淌,北辰遥不可及。
刘基,字伯温,号宗道,明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及政治家。他以深厚的文学造诣和丰富的人生经历闻名,尤其擅长诗词创作。刘基在政治上曾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来因政治斗争被迫隐退,生活颇有悲剧色彩。
《夜坐有怀呈石末公》创作于刘基隐退后,正值国家动荡、社会不安之时。诗人在夜坐时思绪万千,怀念故人,表达对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忧虑。
此诗以夜晚的清凉为背景,描绘出一种孤独与思乡的情感。诗的开篇以“西风白露”引出秋天的气息,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岸边的柳树和蒲草的凋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
接着,诗人通过对“诸将旌麾”与“雄豪窃据”的描写,揭示了当时的分裂局势以及豪杰们争权夺利的现状,展现出对国家统一的渴望与失望。大藩的衣着变得如三苗般,暗指大国的风俗与小国相似,表现出对民族团结的忧愁。
“弃马独知怀故枥”一句,传达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表现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最后,诗人以“天涯涕泪北辰遥”结尾,流露出对归属感的渴望与对命运无常的感慨,情感深沉而真挚。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寂静与凋零,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情感基调深沉而复杂。
诗中“西风白露”所描绘的是什么季节?
“弃马独知怀故枥”中的“故枥”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夜坐有怀呈石末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