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5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5:49
烟雨楼前溪水生,少微山下杂花明。
杨柳岸,小舟横,绿阴如恇听啼莺。
在烟雨朦胧的楼前,溪水缓缓流淌,山下的杂花在阳光下竞相开放。
杨柳树傍岸,小舟横在水面,绿荫如同惊慌的鸟儿般静听着莺啼。
作者介绍: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宗道,元代诗人、政治家,后来在明初担任重要职务,因其作品而著称。刘基的诗词多描写自然景观,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刘基在游览自然时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哲思,同时也折射出元代末期社会动荡的背景。
《渔歌子 其三》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水乡景象,诗中以“烟雨楼前”和“少微山下”的意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新的氛围。诗人在雨雾中感受自然的生机,仿佛溪水和花草都在欢快地生长。这种描绘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传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接下来的“杨柳岸,小舟横”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对渔民生活的暗示。小舟的横卧让人联想起渔歌的悠扬,似乎能听见渔民在水面上唱出的歌声。最后一句“绿阴如恇听啼莺”则将整幅画面推向了高潮,绿荫下伴随着黄莺的歌唱,形成了鲜活的音响效果,仿佛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既描绘了自然的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展现了刘基细腻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烟雨楼前溪水生
画面呈现出一片朦胧的美景,细雨中,溪水仿佛在生长,象征着自然的生命力。
少微山下杂花明
描述了山下的花朵在雨后显得格外鲜艳,展现了自然的绚丽与多彩。
杨柳岸,小舟横
构建出一个典型的水乡场景,杨柳垂岸,小舟静静停泊,传达出一种静谧的生活氛围。
绿阴如恇听啼莺
绿荫中,黄莺的啼鸣声响起,增添了生机与动感,形成了动静结合的画面。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传达出一种逃避尘世烦恼、追求内心平静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烟雨楼前”所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A. 晴天的明媚
B. 朦胧的雨景
C. 风暴的狂野
“杨柳岸”中的“小舟”停泊表现了怎样的生活状态?
A. 繁忙的渔民生活
B. 宁静的休闲时光
C. 忙碌的商业活动
“啼莺”在诗中有何象征意义?
A. 悲伤与孤独
B. 生机与活力
C. 忧愁与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