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0:00
驾自启圣还内
作者:王安石
衣冠原庙汉家仪,
羽卫亲来此一时。
天子当怀霜露感,
都人亦叹鼓箫悲。
纷纷瑞气随云汉,
漠漠荣光上日旗。
尘土未惊阊阖闭,
绿槐空覆影参差。
这首诗描绘了汉朝的传统礼仪与气氛,以及在特定时刻,皇帝和人民共同感受到的情感。诗中提到古代汉朝的服饰与礼仪,羽卫亲自前来,显示出一种庄重的氛围。天子在这个时刻会怀有对霜露的感触,人民也在鼓声和箫声中感到悲伤。瑞气环绕着银河,光辉笼罩着日旗。尘土未曾打扰到阊阖的闭合,绿槐树影在阳光下交错。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倡导改革,推动社会进步。他的诗歌风格清新高远,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的关注及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本诗创作于王安石担任宰相期间,时值国家动荡之际,王安石意在通过这首诗歌表达对于国家前景的忧虑,以及对传统文化和礼仪的追怀。
这首诗以典雅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王安石对汉代文化的缅怀与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思考。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庄重的场面:古代汉朝的衣冠、羽卫的亲临,显得十分隆重。在这样的场合,天子怀有对霜露的感怀,似乎传达了对政治环境的敏感与责任。接下来的两句,通过瑞气与光辉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祥和气氛,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当前的安宁。
后四句则转向一种宁静的境界,尘土未惊的阊阖,暗示着在这庄重的仪式中,外界的喧嚣与浮华被隔绝,绿槐的影子则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整首诗不仅是对古代礼仪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礼仪的描绘与对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诗人在缅怀传统的同时,也展现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诗中提到的“羽卫”指的是:
A. 农民
B. 皇帝的侍卫
C. 士兵
D. 文人在朝
“纷纷瑞气随云汉”中的“瑞气”代表:
A. 恶兆
B. 吉祥的气息
C. 平常的气息
D. 疾病的征兆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
A. 欢乐
B. 忧伤
C. 愤怒
D. 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