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5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57:02
出塞笳三叠,横行卒五千。
功期三箭定,勇冠万人先。
渴则餐胡雪,饥来食弩弦。
封侯事竟寝,燕颔亦徒然。
出征的号角声三次响起,五千士兵横行在外。
功勋只需三支箭就能决定,勇气超越万人之上。
口渴时就吃胡人的雪,饥饿时就啃弩弦。
封侯的事情竟然成了梦,燕子的头颅也无所谓了。
诗中提到的“封侯”意指古代士人通过战功获得封爵的荣誉。燕子的行为象征着对名利的追求,在战斗中,士兵们的付出与获得可能并不成正比,表现出一种对荣华富贵的无奈态度。
江源,明代诗人,以其激昂的军事题材和鲜明的个性闻名。作品多描绘出征的壮志豪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士人的理想。
本诗创作于明代,背景是当时边疆战事频繁,士兵们在战斗中承受着极大的压力。诗中表达了士兵在战斗中的勇敢与艰辛,以及对荣誉和功名的渴望,但又对这一切的徒劳感到无奈。
《出塞曲八首 其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士兵们在战场上的勇敢与艰辛。诗开头的“三叠笳声”,便立即引发读者的注意,仿佛能听到战场的号角声,激起士兵们的勇气。接下来的“横行卒五千”,则展示了出征的浩大阵容,反映出明代士兵的壮阔与气势。
“功期三箭定,勇冠万人先”两句,表达了士兵们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赢得荣誉的心态,三箭的设定象征着精准与高效,强调了在战斗中优异表现的可能性。
但接下来“渴则餐胡雪,饥来食弩弦”,则转而描绘出士兵在艰苦环境下的无奈与困境,甚至以极端的方式生存,极具冲击力,显示了战场的残酷和士兵的无奈。
最后两句“封侯事竟寝,燕颔亦徒然”,则传达出一种失落感,士兵们为名利而战,却发现所追求的一切都是徒劳的,甚至连燕子都无所谓了,表达了对功名的淡漠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充满了对战争的思考以及对士兵命运的关怀,展现了江源作为诗人的深刻洞察力。
整首诗反映了战士们渴望荣誉与功名的冲动,但又在艰苦环境和无奈现实中感到失落,表现了对战争的思考与士人精神的挣扎。
诗中提到的号角声有几次?
“渴则餐胡雪”中,“胡雪”指的是什么?
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