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1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6:25
侯家故吏歌声发,
逸处能高怨处低。
今岁洛中无雨雪,
眼前风景是江西。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故吏在侯家唱歌的情景,他的歌声传出,表现出他在轻松的环境中却又有着一些低落的情绪。如今在洛阳这片土地上没有下雨和雪,眼前的美丽风景却是来自江西。
此诗虽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提及的“故吏”与“侯家”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官员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以及对故人的怀念。同时,诗中提到的“江西”则是一个风景名胜之地,暗示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湘君,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描绘景物,表达情感。由于政治原因,他曾多次被贬,经历了不少坎坷。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遭贬期间,借故吏的歌声和江西的风景传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四句描绘了诗人与故人的情感联系及其内心的复杂情绪。前两句“侯家故吏歌声发,逸处能高怨处低”展现了诗人对故吏的怀念,同时隐含着对现状的无奈与不满。这里的“逸处”与“怨处”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人的情感变化与生活的两面性。后两句“今岁洛中无雨雪,眼前风景是江西”则从自然景观的变化切入,表达了诗人心中对美好风景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整体来看,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追忆,反映了诗人心底深处的敏感与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与故人之间的歌声和对江西的美好回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人在困境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诗中提到的“逸处”与“怨处”分别指什么?
a) 安逸的生活与愤怒的心情
b) 美丽的景色与丑陋的环境
c) 壮丽的山河与平凡的生活
诗中提到的“今岁洛中无雨雪”表明了什么?
a) 洛阳的气候干燥
b) 洛阳的冬天很冷
c) 洛阳的春天很美
“眼前风景是江西”表达了诗人对哪种情感的向往?
a) 对故乡的怀念
b) 对朋友的思念
c) 对工作的渴望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但刘禹锡的诗更多地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景观的宁静与和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