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出塞

《出塞》

时间: 2025-07-27 22:04:00

诗句

楼外青山半夕阳,寒鸦翻墨点林霜。

平沙细草三千里,一笛西风人断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04:00

原文展示:

楼外青山半夕阳,寒鸦翻墨点林霜。
平沙细草三千里,一笛西风人断肠。

白话文翻译:

在楼外,青山映照着夕阳的一半,寒鸦在空中飞舞,像墨汁一样在林间的霜上点缀。平坦的沙地上,细细的青草延绵三千里,伴随着一声笛音,西风吹来,使人心中感到无比的忧伤。

注释:

  • 青山:指远处的山,青色,象征宁静和自然。
  • 寒鸦:指秋冬季节的乌鸦,象征孤独和凄凉。
  • 翻墨:形容寒鸦在天空中飞舞,像在翻动墨水一样,给人一种深沉的感觉。
  • 平沙细草:指广阔的沙地上长满了细细的草,表现出一种荒凉之态。
  • 西风:秋冬季节的风,通常带来寒冷,象征着离别和忧愁。
  • 人断肠:形容人心中极度悲痛,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邢具瞻(生卒年不详),金朝诗人,擅长古诗,作品多描绘边塞风光及战争生活,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其诗风多受到前代诗人的影响,尤其是唐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金朝时期,正值国家动荡、边境战争频繁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内心的情感,反映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

诗歌鉴赏:

《出塞》一诗,表现了边塞的自然风光与人心的悲痛,构成鲜明的对比。开头的“楼外青山半夕阳”,以青山与夕阳的交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接着,寒鸦的出现,带来了一丝孤寂的感觉,与自然的美景形成鲜明对比。诗中“平沙细草三千里”的描写,使人感受到大地的广阔与荒凉,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最后“一笛西风人断肠”,将自然景色与人情感结合,笛声在西风中飘荡,使人倍感凄凉与伤感。整体上,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局的无奈,情感真切而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楼外青山半夕阳:描绘远处青山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却又透着一丝忧伤。
  2. 寒鸦翻墨点林霜:寒鸦飞舞,像墨水涂抹在林间的霜上,构建出一种孤寂的意境。
  3. 平沙细草三千里:广阔的沙地上,细草生长,延绵不绝,象征着荒凉和无边的寂寞。
  4. 一笛西风人断肠:笛声在西风中飘荡,令诗人感到悲伤,表达思乡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寒鸦“翻墨”比喻其飞舞的姿态,形象生动。
  • 对仗:如“青山半夕阳”和“寒鸦翻墨”,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使景与情融为一体。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离别的无奈和忧伤,反映了动荡时代人们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感。

意象分析:

  • 青山:象征着宁静和坚定,亦是对故乡的向往。
  • 寒鸦:代表孤独与悲凉,是诗人心境的反映。
  • 细草: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映衬出环境的荒凉。
  • 笛声:代表思乡与情感的寄托,传达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寒鸦翻墨”是用来形容什么? a) 青山
    b) 乌鸦的飞舞
    c) 夕阳

  2.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思乡之情? a) 青山
    b) 西风
    c) 笛声

  3. 本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乐
    b) 忧伤
    c) 平静

答案:

  1. b) 乌鸦的飞舞
  2. c) 笛声
  3. b) 忧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边塞风光,然而其诗中表达的是壮志豪情,与邢具瞻的忧伤情感形成鲜明对比。
  •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两者都表现了边塞的自然景色,但岑参的作品更强调友谊与离别的情感,而邢具瞻的诗则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思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鉴赏辞典》
  • 《金元诗词选》

相关查询

醉眠夜闻霜风甚紧起坐达旦二首 其一 祷雨报恩因到翟园四首 其三 跋罗春伯所藏高氏乐毅论 疑露堂前紫薇花两株,每自五月盛开,九月乃 芗林五十咏·岁寒亭 岸柳 送章德茂少卿使虏 月中炬火发仙山驿,小睡射亭五首 过吕城闸六首 其三 题唐德明建一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鱼肉百姓 娇面 厉兵秣马 贝字旁的字 中印国 雨笠烟蓑 街坊邻居 舜日尧天 匕字旁的字 犬字旁的字 百喙难辩 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字头的字 高攀不上 谈剧 采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