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0:2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21:50
晓雾障朝晖,日脚战未透。
傥我成一雨,亦足洗尘瞀。
江南富秋暑,老稚呻永昼。
田间翻畏凉,能秕嘉谷秀。
昨朝东有虹,光彩照高柳。
占云天掠剩,政恐耗升斗。
阳光趣坚实,乘除或相捄。
臞儒虽病暍,且复忍污垢。
清晨的雾气遮挡了阳光,阳光的边缘尚未透出。
如果我能化作一场雨,也足以洗去尘土和烦闷。
江南的夏秋季节炎热,老幼都在呻吟着度过漫长的白昼。
田间的人们畏惧寒凉,稻谷能否丰收令人担忧。
昨天早晨东方出现了一道彩虹,光辉辉映着高高的柳树。
我占卜天气,云彩掠过,恐怕会影响到收成的情况。
阳光的趣味是坚固的,但有时也会带来困扰。
虽说我这个瘦弱的书生因酷暑而感到不适,但仍然忍受着污秽的环境。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石湖,江苏常州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他的作品常反映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
此诗作于七月,正值酷暑时节,诗人描绘了浓雾未散、阳光难得的情景,表达了对天气和自然变化的敏感和思考。
《七月十八日浓雾作雨不成》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象和人们生活的诗,诗中透出一种对天气变化的细腻观察与思考。开篇的“晓雾障朝晖”便让读者感受到晨雾的沉重和太阳的无奈。接着,诗人通过“傥我成一雨”的设想,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雨不仅能滋润大地,更能洗净烦恼与尘埃,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心态。
诗中对江南夏秋季节的描写,尤其是“老稚呻永昼”,让人感受到酷暑带来的无奈与焦虑,特别是“田间翻畏凉”,不仅仅是对天气的反映,更是对农业生产的担忧,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接下来的“昨朝东有虹,光彩照高柳”则让人看到了一丝希望和美好,彩虹的出现是对阴霾天气的反衬,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与变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感悟,诗人虽身处炎夏,却仍能从自然的变化中体味生活的哲理,真正体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现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态度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寻找希望的精神。
诗中提到的天气状况是什么?
诗人对雨的态度是怎样的?
“昨朝东有虹”中的虹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