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3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32:09
积雨霁郊甸,凉风来早秋。
蒲柳变冶色,寒螀生暮愁。
明河凝素光,青山淡如浮。
游目睇行云,感此身世忧。
故乡不可见,怅望心悠悠。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雨后清新的景象,凉风吹来,早秋的气息扑面而来。蒲柳树的叶子已经变得美丽多彩,寒蟋蟀在傍晚时分引发了愁绪。明亮的河流映出清澈的光,青山在薄雾中显得轻盈如浮云。诗人游目四望,凝视着行云,感受到身世的忧虑。故乡却无法见到,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惆怅。
作者介绍:刘琏,明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作品多以清新、细腻见长。刘琏生活于一个动荡的社会背景中,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天雨后的时节,诗人在自然景色中感受到孤独与忧愁,反映了他对身世、故乡的思考与情感。
《秋霁》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诗人的深思。开头的“积雨霁郊甸”将人们带入了一个清新而宁静的环境,雨后的田野显得格外清晰。随着凉风的吹来,早秋的气息扑面而来,诗人用“凉风来早秋”来描绘初秋的来临,给予读者一种清爽的感觉。
接下来的“蒲柳变冶色,寒螀生暮愁”,则从自然景色转向情感,蒲柳的叶子变得美丽而多彩,却也生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寒螀的鸣叫,成为了夜晚的愁绪的引子,诗人巧妙地将自然与内心情感结合在一起。
“明河凝素光,青山淡如浮”描绘了明亮的河流与青山的景象,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通过对自然的观察,诗人感受到自己身世的无奈与忧虑,“游目睇行云”,更是将这种感受深化,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
最后两句“故乡不可见,怅望心悠悠”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因无法见到故乡而感到无比的惆怅,思绪随着秋风飘荡,心情变得更加沉重。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入探讨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明河凝素光”和“青山淡如浮”形成对照,展现出宁静而愁苦的情感。此外,诗中的意象,如“寒螀”、“蒲柳”等,都具有象征意义,传达了深厚的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身世的忧虑。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生的孤独与无奈,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积雨霁郊甸”中的“霁”字最接近的意思是:
A. 雨后放晴
B. 冷风
C. 秋天
“寒螀生暮愁”中的“寒螀”指的是:
A. 蟋蟀
B. 青蛙
C. 蝉
整首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欢乐
B. 忧愁
C. 愤怒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