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霁

《秋霁》

时间: 2025-04-26 19:14:39

诗句

怪底中秋尚郁蒸,滂沱三日势如倾。

今朝雨霁新凉入,始信清秋本自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4:39

原文展示:

怪底中秋尚郁蒸,滂沱三日势如倾。今朝雨霁新凉入,始信清秋本自清。

白话文翻译:

为什么中秋时节还显得如此闷热,连续三天的大雨如倾盆而下。今天雨后,凉爽的空气袭来,才相信清秋本应如此清新。

注释:

  • 怪底:为什么。
  • 郁蒸:指天气湿热、闷热的样子。
  • 滂沱:形容雨下得很大,倾盆而下的样子。
  • :雨后放晴的状态。
  • 新凉:新来的凉爽的空气。
  • 始信:才开始相信。

典故解析:

本诗虽未直接引用典故,但“中秋”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与丰收,诗人通过对比前后的天气变化,表达了对季节变换的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燮,字子恒,号梅溪,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秋霁》写于中秋时节,正值气候转换之际。诗人通过描写天气变化,反映了自然界的无常和个人心境的变化。

诗歌鉴赏:

《秋霁》是一首通过天气变化反映情感的诗作。诗中,作者用“怪底中秋尚郁蒸”开篇,表达了对中秋闷热天气的疑惑与不满。这种不符合季节规律的天气,令人在心情上感到压抑与烦躁。接着,诗人描绘了“滂沱三日”的场景,形象地表现出连绵不绝的大雨,增强了气氛的紧张感。

随着“今朝雨霁新凉入”的出现,诗调悄然转变,雨后初晴的凉爽气息让人感到心旷神怡,诗人因此开始相信“清秋本自清”,揭示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诗中不仅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态度的反思,展现出一种从烦恼中解脱出来的清新与豁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敏感度,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诗意清新,笔触流畅,令人感受到中秋时节的清新气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怪底中秋尚郁蒸:诗人感到奇怪,中秋节时天气依然闷热,暗示着气候的异常。
  2. 滂沱三日势如倾:形容大雨持续三天,仿佛要将天地倾覆,表现出天气的极端。
  3. 今朝雨霁新凉入:雨后初晴,空气中夹杂着新鲜的凉意,给人带来舒适的感受。
  4. 始信清秋本自清:此时才开始相信,真正的秋天应是这样清凉宜人。

修辞手法:

  • 对比:将中秋的闷热与雨后清凉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将天气描述得如同有情绪,传达出诗人的感受。
  • 夸张:用“势如倾”形容大雨,增强了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天气变化的细腻观察,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揭示了季节变化带来的心理感受与生命哲理,突显了清新与宁静的秋天本应如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中秋:象征团圆与丰收,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雨霁:象征新生与希望,雨后的清新与宁静。
  • 清秋:象征理想的生活状态,清爽、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中秋天气是怎样的?

    • A. 寒冷
    • B. 闷热
    • C. 潮湿
    • D. 干燥
  2. “今朝雨霁新凉入”中的“霁”是什么含义?

    • A. 阴天
    • B. 雨停
    • C. 下雪
    • D. 晴天
  3. 诗人通过什么自然现象表达情感?

    • A. 风
    • B. 雨
    • C. 雪
    • D. 霜

答案:

  1. B. 闷热
  2. B. 雨停
  3. B. 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秋霁》更侧重于天气变化带来的情感,而《月夜忆舍弟》则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出深厚的情感,展现了不同的主题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词曲赋赏析》

相关查询

孟子·夷之 偶占 文公书厨·含英咀华 咏史 咏史上·项羽 孟子·尧舜之道陈王 咏史下·裴頠 论语·首序 咏史下·鲁肃 咏史上·霍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丹书铁契 三撇旁汉字大全_带三撇的汉字详解 冲寞 高字旁的字 珠子褐 木字加偏旁的字有哪些_木字加偏旁汉字详解 饫沃 疮结尾的成语 田字旁的字有哪些?带田的汉字大全 从者如云 朱方 包含庭的词语有哪些 角字旁的字 眼中拔钉 代表顺利的字有哪些_吉祥字大全及寓意解析 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星辰夙驾 荡的笔顺怎么写?这份荡字笔顺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单人旁的字 包含摹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