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霁 邺中吊石赵故宫

《秋霁 邺中吊石赵故宫》

时间: 2025-05-07 22:23:51

诗句

城堞阴阴,又隐约野山,四野萧瑟。

宝屑吹尘,酒香黏雨,胡儿邺下遗迹。

画帘影隔,佩环风动高楼侧。

事寂寂,都付、牧童牛背数声笛。

行客几辈,立马斜阳,北原高低,无限秋色。

说当年、残碑沁血。

沙沉还有断金戟,磷火夜深青未灭。

倚啸何处,休问旧日铜驼,上东门外,几多荆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3:51

原文展示

城堞阴阴,又隐约野山,四野萧瑟。
宝屑吹尘,酒香黏雨,胡儿邺下遗迹。
画帘影隔,佩环风动高楼侧。
事寂寂,都付牧童牛背数声笛。
行客几辈,立马斜阳,北原高低,无限秋色。
说当年残碑沁血。
沙沉还有断金戟,磷火夜深青未灭。
倚啸何处,休问旧日铜驼,上东门外,几多荆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城墙阴影下,隐约可见野山,四处显得凄凉。微风吹起尘土,酒香混合着细雨,胡人留下的遗迹在邺城下。高楼旁帘影摇曳,随风荡漾的佩环声响。在这静寂的时光里,牧童在牛背上吹着笛子。路过的旅客,骑马停留在夕阳斜照下,北方原野起伏,尽显秋色的无尽美丽。提及往年,那些残破的碑铭上曾流淌着鲜血,沙土中依稀可见断裂的金戟,磷火夜深,青光依旧未灭。倚靠在何处高歌?不必再问旧日的铜驼,东门外满是荆棘。

注释

  • 城堞:城墙的顶部。
  • 阴阴:指阴暗、阴沉的样子。
  • 宝屑:指珍宝的碎屑,引申为美好事物的残余。
  • 胡儿:指胡人,古代北方民族,常与中原汉人有交往。
  • 佩环:古代妇女佩戴的装饰品,随风摇动时发出清脆的声音。
  • 牧童:放牧的少年,常象征单纯与自然。
  • 铜驼:古代指的是铜制的驼像,象征着繁华的商路。
  • 荆棘:象征着荆棘丛生的艰难困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祖同,清代诗人,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擅长诗词创作。其作品多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对历史的感怀,尤其对故国的思念与历史的沉重有深刻的描绘。

创作背景

《秋霁 邺中吊石赵故宫》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历史的痕迹在诗人的心中引发了对往昔的追忆与感慨。邺城曾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文化中心,而在诗中体现出对其衰败的惋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

诗歌鉴赏

《秋霁 邺中吊石赵故宫》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深度的诗。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呈现出一种凄凉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开头的“城堞阴阴,又隐约野山,四野萧瑟”,以阴暗的城墙和隐约的山影勾勒出一幅朦胧的秋日图景,给人以沉重的感受。此后,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邺城的遗迹和昔日的繁华,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与变化。

诗中“说当年残碑沁血”一句,既是对历史的追溯,又是对过往的深切怀念。那些曾经的辉煌,如今只剩下破碎的碑铭和断裂的武器,象征着历史的悲剧与无情的岁月。最后,诗人以“倚啸何处,休问旧日铜驼,上东门外,几多荆棘”结束,隐喻着对于往昔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渺茫。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表现了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城堞阴阴,又隐约野山,四野萧瑟:描绘城墙阴郁的景象,远处的野山隐约可见,四周显得十分萧条。
  2. 宝屑吹尘,酒香黏雨,胡儿邺下遗迹:微风中混杂着珍宝的残余和酒香,显示出邺城的文化遗存。
  3. 画帘影隔,佩环风动高楼侧:高楼的窗帘随着风摇动,佩环的声音在空中回响,增添了诗的动感。
  4. 事寂寂,都付牧童牛背数声笛:一切都显得寂静,唯有牧童在牛背上吹笛,成为唯一的声音。
  5. 行客几辈,立马斜阳,北原高低,无限秋色:旅客在夕阳下停留,北方的原野起伏,秋色美不胜收。
  6. 说当年残碑沁血:回忆往昔,那些破碎的碑铭上曾流淌着鲜血,暗示历史的悲惨。
  7. 沙沉还有断金戟,磷火夜深青未灭:沙土中依稀可见断裂的金戟,夜深时磷火依旧未灭,象征着历史的遗留。
  8. 倚啸何处,休问旧日铜驼,上东门外,几多荆棘:最后以高歌的姿态结束,表明对往昔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历史的遗迹比作“残碑沁血”,增强了情感的厚重感。
  • 拟人:通过“佩环风动”赋予物体以生命,增强画面感。
  • 对仗:如“行客几辈,立马斜阳”,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古城遗迹的追忆与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诗人为历史变迁而感到的惋惜与无奈。诗人在自然景象与历史遗迹之间的交融,展现了深刻的思考,体现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城堞:象征着历史的坚固与沧桑。
  • 野山:象征着自然的浩瀚与人类历史的渺小。
  • 佩环:象征着昔日繁华的生活与文化。
  • 牧童:象征着单纯与自然的生活方式。
  • 铜驼:象征着古代商路的繁荣与文化的交融。
  • 荆棘:象征着历史的苦难与阻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城堞阴阴”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光明
    • B. 阴暗
    • C. 热闹
    • D. 寂静
  2. 诗中的“胡儿”指的是哪个民族?

    • A. 汉族
    • B. 胡人
    • C. 蒙古族
    • D. 满族
  3. “磷火夜深青未灭”中的“磷火”象征什么?

    • A. 希望
    • B. 历史的遗留
    • C. 灭亡
    • D. 灯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现了对孤独与历史的思考。
  • 杜甫《登高》:描绘了自然与人生的感慨,思考历史与现实。

诗词对比

  • 《秋霁 邺中吊石赵故宫》与《登高》: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感慨与对人生的思索,但《秋霁》更侧重于历史遗迹的描写,而《登高》则更关注个人的处境与自然的感受。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诗宋词元曲选》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踏莎行(题中仙词卷) 踏莎行·哭奠陈修斋同志灵右 踏莎行 寄书 踏莎行 秋海棠 踏莎行 繇黄牛峡至净江,途次忆欧阳公小词,戏效颦二阕,时已量移南枢 其一 踏莎行 子规 踏莎行·天压楼低 踏莎行 踏莎行 题吴野人陋轩诗集 踏莎行 其一 咏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土满 一字旁的字 詟气 耗子尾巴 鱼叉 大眼瞪小眼 門字旁的字 书经 红虾 豆字旁的字 洪钟大吕 代越庖俎 血字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一发双贯 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